儿子两岁半才开始说话,在此之前只会喊一个“爸”字,虽然一直是妈妈全职带的。
入一年级之前,在学前大班学习拼音,无论老师和我们怎么努力,总是能把拼音ma读成m-a=da,诸如此类。总之对拼音毫无感觉,无从学起。回顾身边左右同龄孩子,一个通过小天才自己熟练掌握拼音;另一个,已经能脱离拼音读故事书……一年级正式学拼音时再想办法吧,我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一年级正式学拼音时,好不容易反复示范、多次纠正嘴型才正确发出zhi、chi、shi读音。可后鼻音三个ang、eng、ing却无论如何都拼不出来,儿子哭着说语文太难,不想上学了。我认真得告诉他学习就是由一个不会到会的过程,只要我们想学都会有办法的。建议他先掌握其它拼音,这三个不勉强自己。
一天放学,发现他喊一个叫童童的同学,童字发音很准。我就让他多说几遍童童,同时感受ong的发音。儿子像捅破纸的窗户,内里一片亮堂,顺势发出了三个后鼻音。两年过去了,我现在都还记得他当时兴奋得跳起来的样子。
在乡村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鉴于他学习拼音的艰难经历,我一直悬着心等待他的英语课到来。
果然,上完第一节英语课,放学回到家,见他神情厌厌。我说:“今天上英语课了?”
儿子沮丧地点点头。
“妈妈很好奇你们今天学了什么?”
儿子没吭声,也不动。我就那么温和地看着他。好半天他的手伸进书包慢慢向外掏课本,边异常难过又带点恐惶迷茫的对我说:“妈妈,英语老师上了一节课,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她讲的是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儿子抬起头看着我。我看到了什么?!我竟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深深的绝望,对未知无能为力、无从下手的绝望……
可怜的孩子,真的是好心疼他,真想上去抱抱他。
可我轻轻一笑,神情未变的对他说:“嗯,没听懂是很正常的,因为你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英语呀。如果你一下子就会了,岂不是个小妖怪,不用学就会啦。”
“那我们班那么多小妖怪,为什么老师一讲他们都会呢?”儿子仍然是很难过。
“我们豆豆当初学拼音zhi、chi、shi,特别是ang、eng、ing不也是怎么都读不出来,现在不也读的很好嘛!”我接过他的课本,又说:“当初我们一起拼读《海底两万里》,刚开始豆豆拼读一句话还急得哭了;后来是一段话;然后是一页、两页;到最后豆豆都能自己读了。英语也是一样,我们一起找找方法,看看怎么样才能记住它。”
听了我的话,儿子眼神立刻就亮了,向我靠了过来。我打开课本,发现他们只学了4个单词 ruler,pencil,crayon,eraser。我很坦诚的告诉孩子,后面两个单词我也不会读,我们一起在网上寻找这两个单词的读音,并通过微信向我的好友求助。弄清楚了这四个单词的读音,我和他一起大声的读;或我读一个,他接着下一个。半小时后,儿子勉强能记住。我及时鼓励他,很轻描淡写地表扬他课下努力记住这些单词一样很好。小儿子神情兴奋,精神满满地去做其他作业,完全不见回来时的萎靡样子。
第二天早起,问起儿子昨天学的单词,不意外的是他一个都记不起来。我和他一起大声读了十分钟。第三天早起寻问,他记住了前两个。我很及时的表扬他很棒,记住两个。领读一遍,让他自己反复读四个单词。所幸的是他们一星期只有两节英语课,在下一次上课期间我们已经熟练的记住了所学的。
当儿子第一次学习句子时,仍然遇到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境况。我下载了纳米盒,让他反复听。My name 's John,这句话他整整读了100多遍,等他能自主熟练的读出这句话时,他兴奋地扑到床上,大声的叫到:“妈妈妈妈,我会读这句话了!” 我笑了, 那种经过努力收获希望的感觉,正是推动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我想英语再不会难住他了。
再后来,我提醒他注意语感,先完成再完美。学英语先大声读出来,然后再提升细节。如果生活中遇到他学过的单词,当然,我也是用英语和他对话的。
一个月以后,某天放学回来开门,他对着我说good afternoon,我知道,我所担心的英语问题根本不存在了。
第一次英语单元测试,他很轻松的高质量地完成试卷。他很兴奋,他也很喜欢这种努力就有收获的感觉。早上自己留出十分钟来读英语。
儿子小小的年龄,有限的认知里,一直以为英语很难学,源于他的堂哥,数学总能考前几名,可英语满分150分经常考三四十分。我曾问他是否大声说出英语,不意外的他摇摇头。在乡村,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张嘴的。
我没有羡慕别人的孩子起步早,天赋高。人生之路很长,赢在起点是个优势,学会学习能力,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