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绝对值——abs()
abs()函数用来得到某个数值的绝对值。
如果输入的是复数,那么得到的是其模。
2.求和——sum()
sum()函数对输入的序列求和,并返回这个和。
3.求最大值——max()
max()函数用于求列表或者元组中所有元素的最大值。
如果输入的是字典,则求键的最大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元素,如果都是数值类型,也可以直接标大小。元素有整数和浮点数,但它们都是数值类型,是可以比较大小的。
字符串之间也可以比较大小,其大小确实是按照字典顺序来排列的。
容器类型有关的函数
容器类型包括列表、字典、集合等数据。
1.得到元素个数——len()
len()函数返回一个整数值,表示输入参数包含的元素个数。如果输入的是字符串,那么表示该字符串包含的字符个数。
如果是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则返回它们中的成员个数。
2.排序——sorted()
sorted()函数对输入进行排序,并生成一个新的列表。输入的对象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3.倒序——reversed()
reversed()函数返回某个序列的倒序遍历迭代器,使用该迭代器会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来依次访问全部元素。
4.全部元素为真——all()
如果所有的元素为True,那么其返回值为True;否则返回值为False。
>> all([True, True, True])
# 所有的元素为True,返回值为True
>>> all([True, True, False])
# 所有的元素为False,返回值为False
如果没有元素,返回True。
如果元素类型不为布尔型,那么是否可以使用该函数做判断呢?答案是可以的。这时可以使用“bool(对象)”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为真,如空的列表为False,不为0的整数表示True。
5.包含真的元素——any()
如果有元素为True,那么其返回值是True;否则返回值是False。判断元素是否为True的方法和all()一样。
6.序列——range(start,stop,step)
在Python 2中,range(start,stop,step)函数返回一个列表。
而在Python 3中,range(start,stop,step)函数返回一个对象。
Python 3的做法是一种惰性求值,它并不会一次性将所有的列表元素都生成,它会在使用时才生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占用的资源相对来说要少一些。当然我们可以将其转换成列表,这样就和Python 2一样了。
>>> r = range(10) # 生成一个range对象
>>> list(r) # 将值转换成列表
我们也可以指定步长。如希望得到100以内的正偶数序列,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获得。
>>> r = range(2, 100, 2)
# 从2开始,小于100,步长是2
类似地,也可以得到100以内的正奇数列表,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 r = range(1, 100, 2)
# 从1开始,小于100,步长为2
7.对所有元素依次进行处理——map(处理函数,集合对象)
map()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处理函数;第二个参数是一个集合对象。如果第二个参数类型不是一个集合,那么该函数抛出TypeError异常。该函数对集合对象中的所有元素都调用第一个参数传入的处理函数,得到的是一个新的集合。原来的输入数据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操作数是字典,则对字典的键进行处理。
如果操作数是集合,则对集合中每个元素按照集合内部的顺序依次进行处理,并返回一个列表。
8.对所有元素依次进行合并处理——reduce(处理函数,输入数据)
假定输入的数据是一个列表[1,2,3,4,5],处理函数是求和。进行以下操作,依次从输入数据中读出一个值,然后将其和结果值作为参数交给处理函数进行处理,并将元素结果保存到结果值中。结果值默认初始化为0。如reduce(f,data)就等效于下面的Python代码。
ret = 0 # 结果值初始化为0
for x in data: # 每次读入一个元素
ret = f(ret, x) # 将该元素和结果值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放入结果值中
return ret # 返回最后的结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