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暴雨如注、洪水肆虐,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总有一群人逆流而上,冲锋在前,他们就是广大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这既是对防汛救灾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在防汛救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抵御灾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为民情怀。
闻“汛”而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的政治自觉。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迅速下沉一线。北京市密云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后,当地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冒着生命危险搜救失联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据统计,仅密云区就有3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防汛救灾工作,转移群众超过1.2万人。这种“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精神。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不是简单的“到现场”,而是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在河北邢台,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连续72小时坚守在堤坝上,带领群众加固堤防;在吉林延边,村党支部书记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趟过齐腰深的洪水......这些感人的场景,无不彰显着党员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政治品格。
向"险"而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的能力担当。防汛救灾既考验政治担当,也检验能力水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力到”。在防汛救灾一线,我们看到许多党员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科学研判汛情,精准调度力量,有效组织抢险,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在北京市防汛救灾中,水务部门的党员干部运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库水位和河道流量;应急管理部门的党员干部利用无人机巡查险情,提高救援效率;气象部门的党员干部24小时值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种专业化的防汛救灾,大大提升了应对灾害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经验方法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防汛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为“民”而战,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的宗旨践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抵御灾害,最根本的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防汛救灾的日日夜夜,广大党员干部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安全屏障,用无私奉献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河北涿州,党员干部组成“人墙”阻挡洪水,保护身后的村庄;在黑龙江五常,农技人员指导农民抢排田间积水,尽力减少农业损失;在天津,志愿者帮助受灾商户转移物资,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防汛救灾的磅礴力量。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党员干部自家也受了灾,却先帮助其他群众转移安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写照。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委组织部 李红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