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空调思想实验

先提一个问题。

未经同意,外人花你的钱,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再说两则新闻。

新闻一是巴黎奥运会期间,法国只给宿舍配地冷系统,不提供空调,据说我国运动员自己带了空调,大部分评论说法国抠。

新闻二是广州大爷大妈去超市乘凉,横七竖八躺着,大部分评论说大爷大妈没素质。

对于上述两则新闻,你如何看呢?

你对新闻的反应和对一开始问题的反应一样吗?

问题讲外人花你的钱。

新闻一讲运动员花你的钱。

新闻二将大爷大妈没花你的钱,占了商户的便宜。

从逻辑上讲,如果运动员不是家人,你不乐意外人花你的钱,应该也不乐意运动员花你的钱,如果你的反应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将放在最后,下面来开启这一回的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将围绕运动员花你的钱展开。

如果说运动员是为国争光,环境舒适有助于休息,所以可以花你的钱买空调。那请思考下面的情形。

情形1:中国男足花你的钱买空调,备战亚洲杯预选赛,为国争光。

情形2:电竞战队天霸花你的钱买空调,参加世界和平精英游戏比赛,为国争光。

情形3:同事小孩花你的钱买空调,参加世界数学竞赛,为国争光。

情形4:你有位爱嘚瑟、讨人厌的同事,他的小孩花你的钱买空调,参加世界数学竞赛,为国争光。

如果你的反应是一致的,那么你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说明只要为国争光,你是愿意外人花你钱的。

如果你的反应不一致,说明你还不够了解你自己,为国争光不是你愿意花钱的充分理由,还需要其他限定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不能老让人失望,比如国足,不能让人玩物丧志,比如游戏战队,不能影响小、看不到,比如数学竞赛选手,不能讨人厌,比如不喜欢的同事。

最后回到一开始。不乐意外人花你的钱,但乐意运动员花你的钱,运动员是外人,这就产生了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常用的概念,边界并不清晰,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过哪些人可以花我们的钱,哪些人不可以花我们的钱?即“外人”和“可以花我们钱的人”并不是严丝合缝对应的,只是存在交集,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我们不乐意花自己钱的就是外人。

所以,如果问“未经同意,外人花你的钱,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你应该反问“外人具体指什么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