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周小考,各科老师都抓紧时间进行复习。连续几天,都有放学后留下检查背诵的情况。应该说,这个学期无论学生的学,还是老师教,在时间安排上都很紧张,原因自然是搬家的缘故。而我们六年级更是如此。往往是第二节课的铃声都响了,第一节讲课的老师还没出教室。拖堂成了常态,弄得学生都麻木了。以至于即使下课,除了上厕所,孩子们宁可在教室里多坐会儿,也不愿到院子里活动一下。
这不好,很不好。学习不该是这样,正常的教学更不该是这样。事实上,学生们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加班加点,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当孩子们被迫留下检查作业时,老师的恨铁不成钢与学生的心不在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老师们是真的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的。早叮咛,晚嘱咐,絮絮叨叨地让自个儿都心烦,可学生有几人听进去了呢?每每说到这个问题,教育者无不痛心疾首。不过我觉得,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审视一下自己。读书学习的确是一件吃苦的事,确实需要学习者孜孜不倦地付出。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永远不该忽略: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如果学生是主动地学习,老师的压力或许会成为他的动力,促进他进步;反之,就会成精神和肉体上双重折磨,重压之下,只会使他们对自已失去信心。所以,即使是复习,也应该讲究策略与方法。
越是在考前,教师越应该做好备课工作,充分地利用好课上四十分,使每节课都上出新奇,上出快乐。我相信,这要比课后拖堂的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