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说 | 我想用3个理由邀请你加入“零塑料厨房”计划


听我的故事,过你的人生,我是鱼塘歌,爱生活的记录者。

------------------------------------------------------------------

自从元旦确定要践行“零塑料厨房”计划以来,有两个较大的改变。

其一是我要影响更多人加入进来,一开始我是想自己做就好了,没想过要影响他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想更多人的参与更有意义,所以发展了第一个“下线”ZXL同学。

第二个改变是我想简化零塑料厨房计划。原因是在我邀请第三个人加入的时候,对方说“这听起来就很耗费心力”。虽然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也许对没接触过的人来说,确实会造成许多“不便”。

先说计划调整的事情,“零塑料厨房”最初制定了3个原则: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买菜,推荐使用布袋或其他环保类型的容器;

2、少点或者不点外卖;

3、不因为食物而产生一次性包装袋,包括零食、面包等。

前两条稍微克制一下还是OK的,而对于第三条,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塑料包装已经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杜绝塑料包装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我想变更一下规则,对于有兴趣参与的老铁,选择与自身相关的第一条或第二条进行为期1周的践行,第三条作为备选,可以不执行,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比如尽量不消费小包装食品。

解释下与自身相关的意思——做菜频率高的可选择第一条,点外卖较多的选择第二条。一个从来不做饭的人选择第一条就没意义了,同理,不点外卖的人选择第二条也是如此。

不使用一次性袋子买菜或者不(少)点外卖相较于社会主流来说,确实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不便,然而好处也很明显。

暂且不提对环境的好处(一次买菜可少用4个袋子,一次外卖至少4个一次性餐具(含包装),人均一年可少用500+一次性塑料用品),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本分,为自己为后辈创造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

下面我开始表演了哈,请听好!

首先,零塑料厨房计划是自制力养成的契机。我们都喜欢方便,要买菜直接去菜市场就行,啥都不带,或者直接网络预订送货上门;不想出去吃或者做饭,点外卖多方便。

习惯了方便突然要戒掉,自然会多有不便。然而,这些并非不可解决的问题,设置提醒,没有布袋不买菜,堂吃或者自己做饭。

这是一个和“惰性”斗争的过程,关键是抗性很小,不像戒烟,不抽一根就浑身难受,出门拿上一个袋子,拒绝一次外卖,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痛苦。

这是一个很小程度的改变,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一旦我们能持续做下来,更高难度的改变自然也可以,改变的信心就是这么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其次,参与这个计划可以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有这么神奇吗?听我慢慢道来。

我想买肉,布袋子不合适怎么办?用饭盒或其他可持续使用容器,买鱼、豆腐都可以;我想买面包,都是塑料包装怎么办?找一家现场烘培的面包房,使用纸袋子或自己的面包袋(可网购);超市买菜,售货员要求必须使用塑料袋怎么办?不买,或者找超市负责人投诉,下次找支持裸卖的店铺;下雨天,没带饭,不想出门怎么办?趁雨小的时候出门然后第二天记得带饭。

在践行的过程里,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好解决的有难以沟通的,而最后都解决了,虽然当时的办法不一定完美。除了解决问题,附带的好处是增加生活的丰富度,因为事故处理好了就可以变成故事。

最后,这是一种提升自我成就感的行为,能为生活提供正能量。随大流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会谴责自己,但不用塑料袋会因为和外界的不同而产生成就感,也可以理解为优越感。

如果我们记录每一次少用数量,这种成就感会持续产生,即对自身有持续的正向影响。

-----------------------------------------------------------

时间不大够,先说这么多,如果你认可我说的理由,希望你可以加入进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