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要掌握正确方式,这样练帮助你快速入门

许多绘画爱好者,自认为学习了许久,但似乎迟迟徘徊在艺术的门外,从来都好像只在门口观望,却从来没有真正踏入其中。

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前进方式,极大的可能是在这个门口将会一直徘徊,就是走不进去,也不是不想,总觉得自己距离这个东西很遥远,总以为自己仍然需要更多的力量储备。

这时你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画具基本都会用,甚至还收藏了不少,画笔颜料小工具等等,理论知识也掌握不少,教程自然是没事就刷,甚至要比点赞收藏退出一条龙更用心,因为居然可以坐下来静静的观看,更认真的是很多教程居然都看完了,而且有些还看了很多遍。但是,轮到自己上手画了,笔下的东西总是不温不火,中规中矩,第二天回头看的时候,还甚至想直接撕了,或者干脆,为了节省画布少生产垃圾,用画刀全部刮掉等下次再重新画。

这样的现象肯定不占少数,你对绘画拥有着无比的热爱,甚至是渴望有机会从事纯艺术类的工作,然而现实是,自己还真不是没琢磨,可是至今所做的努力虽然提升了画技,可总觉得那提升并不是什么关键性的提升。

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让你从绘画的门口一步踏入艺术这个大院里,临摹经典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临摹有很多种方式,也有不同层面和等级。

一开始,临摹几乎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打印式临摹,找到一张想要临摹的画作,图片也好,照片也好,摆在画板旁边,用写生的方式看到照片里什么位置有什么颜色,就在自己的画布上也在相同位置画上什么颜色,如果大小不同,就等比例的放到自己的画布上。实在技术不行临摹不像的,也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手段,比如分格临摹。

这种临摹方式可以提高眼力提高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你临摹得更精准,如果临摹的对象水平高超,耳濡目染的也会受到其审美的影响,相应的多少也会提升自己的审美,所以理论上任何的一幅画一个照片用这种方式临摹都可以提高观察能力,但仍然建议尽量临摹一些经典名著,或者公认画的好的一些作品。

眼力提高了,观察力提高了,再使用这种打印式临摹几乎就很难获得更快的进步了。

这时临摹的重点就是分析画面的结构,可以分析出物体的空间位置,结构以及透视等等,在根据光照环境物体性质材质等方面“重建”临摹,这种临摹方式不再是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去点出一幅画,而是需要把临摹对象拆分成蓝图,然后根据拆分的蓝图重新描绘出画面,在临摹过程中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蓝图,描绘出一幅不同于原画的自己的临摹。

更进一步的,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观察,对结构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此时一定已经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有效临摹练习了,这时我们在画技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工匠的水平,世间万物几乎都可以描绘了,这时的临摹就更加注重揣摩作者意图,揣摩画面节奏。

我们现在已经不再为如何画出一个东西或画好一个东西而发愁了,现在我们更加关心的是为什么这个东西要放在这里,以及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排列,为何使用这样的视角进行描写,用这样的透视和色彩是为什么,在揣摩作者意图的同时,使用原作者的思考方式临摹一幅画,先有画面整体的感觉,确定好画面的透视,画面的节奏韵律,然后是具体的空间排列,光影颜色,如同阅读一本书一样阅读一幅作品并好像写出读后感一样进行阅读临摹。

所有的临摹方式都有自己的目的,带着目的进行一幅临摹比漫无目的单纯胡乱的画像一幅画更有意义,不管哪种临摹方式,其临摹对象都极为重要,即使是练习画的像,使用一幅审美价值高的作品都能够通过增加你的观看时间而提高自身审美。

上面的临摹过程可以分别分阶段进行,最通常的则是同时进行,一旦掌握了正确的适合当下自己阶段的临摹方式,提升的速度将会是你以前所想象不到的,如此,别说入门了,几乎90%摸过画笔的人已经被你甩在身后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