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在健身房认识了一个和我住同小区的妹子,于是课后结伴步行回家。
进了小区,她指着面前住宅五楼一个亮着灯的窗子说:“那个就是我家了,有机会来我家玩儿呀,我妈做饭可好吃了。你呢,你住哪儿?”
我先是笑盈盈地伸出手,指向她侧后方的那栋并不高的建筑,紧接着手指便僵在空中。
我看着眼前部分亮着灯、部分黑暗的一个个方形格子,大脑突然一片空白。
原来我在这里住了两年,却从不曾抬头望,一时间竟不知哪扇窗是自己的家,因为那里从未有人亮起一盏灯等我。
不禁想到高中那会儿,晚上九点多下晚自习,和几个同学结伴走路回家。每次走到家楼后,妈妈都早已掐准时间,趴在阳台守候。只要看到我的身影,她便放心地去为我削水果和等着为我开门。
东北零下二十几度,我踩在雪地里,咯吱咯吱作响,身子是冷的,心却是热乎乎的。
而如今独在异乡,南方燥热的夜里,我身上流着汗,内心却闪现一丝冰凉。
我从小便喜欢驻足欣赏万家灯火,如今这城市却没有一盏是为我而点。
02
弄清了哪扇窗是自己的住处之后,我开始留心观察起来,不仅仅是居民楼,各式各样夜里营业的商家和亮着的招牌都会吸引我的目光。
又是一个晚归的夜里,我在小区门口下车,不远处是一家还灯火通明的房屋中介。
我往里瞥见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不到1平方米的工位上,主管背对着门口的我,手里不时比划着,看样子,应该是进行每日关门前的营业总结吧。
其实这样寻常的一个场景,却让我却让我有了别样的感触。
已经晚上10点多,看到这些年轻人还在那局促的空间里,为了生计、谈着业绩,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他们常年恼人的骚扰电话,或是传说中卖出一套学区房就能有多少万的提成。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丝心疼和理解,终日向他人兜售着遮风挡雨的避风港,而自己拥有的可能只有这个城市一角、出租屋里的一张床。
他们和我、和这城市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内心的炽热和焦灼,等待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火。
03
有多少人“宁要大城市一张床,莫要小城市一间房”,就有多少人摩拳擦掌,分分钟准备逃离北上广。
平心而论,自己属于前者。
在大城市,我忍受了它的拥挤、它的冷漠,也享受了它的便利、它的先进。
和朋友聊天时他曾抱怨过:"我去过你们那儿出差,晚上9点多想出门找地方吃点东西再买点日用品,愣是没法子。"我笑笑,可不就是这样么。
而在大城市,到处都是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无论是深夜还是清晨,总能满足你的生活所需。再晚也不怕空着肚子回家,便利店里除了琳琅满目的食品,还煮着车仔面、牛丸,十几元钱总能买到一碗热气腾腾。
你没睡的时候,总有人陪你一起醒着——这是我自定义的自我安慰方式。看着永远亮着灯的便利店,心也亮堂起来。
04
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去年的中秋节。
白天跟爸妈通了电话,有说有笑、互道祝福,到了晚上,随手点开我喜欢的歌手李健唱的一首《异乡人》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我听着这首歌,一个人在家里突然蹲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我明明早已把他乡当做了故乡,但怎么和歌里长的不一样?并没有一束灯光等着我。
也不知哭了多久,我决定拎着月饼和水果下楼,在小区的长椅上把它们摆好,像小时候在家里一样“供月”。看着身边不断走过老老小小,团聚着过佳节,再抬头看那万家灯火,心生羡慕。
没有灯光,但我有月亮,想象着和远方的家人抬头共赏一轮圆月,想象着那句“天涯若比邻”。突然就释然了,决定和”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件事握手言和。
回顾离家的日子,我收获了这么多朋友,看到了这么多风景。比起家中的灯火,逐渐成长为一个人群中闪耀着光芒的存在,这件事本身更加熠熠生辉。
总有些路要一个人走。即便你的身边始终有家人、爱人相伴,处在炫目的灯光下,如果你不曾珍惜、不曾前进,那你的世界照样一片荒芜和暗淡。
而如果你,即便只身一人,内心丰盈充实,始终对生活怀揣着感恩和希冀,照样可以“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05
今年中秋,我会和朋友在旅途中度过,而中秋过后,爸妈会从老家来看我。越是难得,便越是珍贵。
来自家人的温暖可以照亮我们,外面大千世界的精彩也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芒。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成长为一个发光体。
还记得一个朋友曾说:“我喜欢看万家灯火。不是因为它壮阔,也不是因为它璀璨,而是因为它诠释了所有的生活。”
我是这么回应他的:“我也喜欢看万家灯火,即便知道也许此刻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点,孤独和内心的笃定,有时也可以交相辉映。”
如果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为你而点,那就努力闪耀,先成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