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花(五)

花开四季,每个时令都有其绽放的代表。桃花是春的女儿,那么夏之仙子便是荷花了。荷花出於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绰约卓然。唐诗自有着众多佳作代表。

01.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菱叶在水面飘荡,萦绕着粼粼波纹。荷叶在风中摇曳,象是在轻轻招手。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地象箭一般穿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与他说话又不好意思,便低下头来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碧绿玉簪掉落水中。

诗中画面跃然于纸上,想想初夏微凉时分,荷塘上微风轻拂,翠绿菱叶荷叶与碧波相融相合,绿色之间点缀朵朵荷花,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淡雅,如出水芙蓉般的姑娘柔情似水,娇羞可人,她望着自己情郎,眸中蕴含着千言万语,情思缱绻,令人心醉。

本诗的后二句最为出彩,诗人把采莲姑娘那含羞欲语的娇态描写得惟妙惟肖。现代诗人徐志摩所写的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应该也是出于此吧。读罢这样美好的句子,想象起采莲姑娘那盈盈满溢的温柔,怕是莽汉的心也要有所融化了。

短短四句诗,有景有情,有动作,有表情,有心理,画面感极强,意蕴深长,这就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02.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女子的罗裙和荷叶一样的绿,就象用同色的布裁剪的一样。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娇妍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混入池塘中看不见人影,听到歌声起才知道有人来临。

这首诗与上首结构有同工之妙,前二句写景物,后二句写人物及动作,也极有画面感。然而笔者认为,本诗更注重描述采莲生活之乐趣,更富于生活气息。上首情更甚,注重意境。

03.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莲蓬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铺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又与上首的王昌龄诗作为同类之作,均是描写采莲的生活场景,上首是描写的采莲姑娘,这首是写的调皮的小儿郎。这首更为俏皮,心是跳动的,也是欢乐的。

04.狂夫

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万里桥西边伫立着我的破草房,无人造访,孑孑独立,只有屋旁的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它便是沧浪。和风轻轻拂过屋弯翠绿的竹子,秀雅高洁,小雨细细密密濯洗着粉红的荷花,荷花发出阵阵清香。加官进爵的故友不屑与我为伍,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忧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国难家恨,穷困潦倒,但本诗中虽然诗人家中遭受断炊且无人相助的窘迫境遇,但诗人还是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以自嘲来排遣内心烦闷,笑自己真是一个大大的狂夫!

本诗将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完美融合起来,“翠篠”和“红蕖”与“恒饥”和“凄凉”的对比之下,衍生出一种“疏放” 和“狂夫”般的顽强,这样的处理具有多大的艺术魅力!

无戒365天写作日更营  写作第55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诗经. 国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02《诗经. 国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
    水乡醉客阅读 1,419评论 1 3
  • 此花真合在瑶池 ——咏荷花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盛夏之时,漫步湖边池畔,但见亭亭玉立的荷花,迎风摇摆的...
    王传学阅读 2,536评论 0 7
  • 周日下午,与育心家人相聚回到家,父子三人都在午休,我带着妞妞,也没敢有太大的动静,妞妞也很配合,不吵不闹。 没过多...
    叶赖子阅读 1,660评论 2 6
  • 文 ll MissQinyu “我愿杀尽整个黎巴嫩只求你醒来看我一眼。”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
    MissQinyu阅读 1,336评论 24 19
  • 花开有时,花落有日。世间之事亦是如此,有得就有失。君不见梅花舍弃温暖的环境,却能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芳香如故; 君不见...
    阳光中的四叶草阅读 1,9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