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开篇我的老父亲一定记得那个帅气棒实的小伙吧,家境真的不好的父亲仅凭借着憨厚老实和英俊的面庞,健硕棒棒的身材赢得我妈妈的青睐,在那个强调门当户对的年代,父亲虽一无所有,母亲仍然毅然决然的跟了父亲,据说当时我姥爷家就我姥姥同意,其他人都不看好妈妈的婚姻,觉得妈妈这是跳进火坑了。
父亲很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婚姻,也很感激妈妈的不离不弃,所以自从结了婚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也是尽量对妈妈好,努力把生活过得不比别人差。
我印象当中有件事真的让我到现在仍然记忆尤新,记得那时已经有我们姊妹三个了,冬季农闲时当时生产队组织修路,那是需要天不亮就要干活的,父亲因为年少时练就的一手好厨艺所以被委以给大家改善伙食做饭,那一次父亲是做的炸鱼,父亲在半夜时就做好了,趁着还没到上工的时候偷偷赶回家,把我们姊妹三个喊醒起来吃鱼,迷迷瞪瞪躺在被窝里吃着香喷喷的炸鱼,我感觉这辈子吃的最香的就是那顿炸鱼了,真的好满足,妈妈佯装骂着父亲没个正经,赶着父亲赶紧回工地,但我也听出了母亲对父亲的心疼,毕竟来回5.6里地的奔波只为了给妻儿吃顿热乎的炸鱼。
父亲虽没文化但很聪明,因家境的拮据,及家里经济条件所限所以一天学也没上,但我的姑姑却是村里少有的师范毕业生,当时姑姑比父亲仅仅小一岁,姑姑喜欢读书所以父亲对姑姑说哥支持你,所以是父亲用弱小的肩头支撑着姑姑一直读书到师范毕业,父亲对于姑姑其实不仅仅是哥哥对妹妹,其实更像一个称职的父亲。父亲的聪明我感觉无人能比,村里丈量土地,刚量出长宽父亲就口算出亩数,那时用马车拉白石头供应给玻璃厂,也是要算数的,父亲都用口算记账从来没有错过。如果那时父亲家庭条件稍好能读点书我感觉更了不得。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父亲真的绞尽脑汁,那时刚刚兴起吃冰棍,头脑非常灵活的父亲马上置办起冰棍箱子,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个大的长方形木头箱子,里面好像有一层泡沫隔热,用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驮着走街串巷叫卖,冰棍五分一根,炎热的夏季伴着父亲嘹亮的叫卖声暑气似乎也清凉了不少……
父亲是多才多艺的,我记事起我们村里到了冬季或者是春节期间总是编排一些戏剧自娱自乐,父亲这个时候最兴奋,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沙家浜里的刁德一,红灯记里的李玉和……父亲基本上都是演的主角,且不说那些京剧吕剧啥剧的唱腔,但说。这个歌词就让好多人头疼,可我父亲仿佛天生异秉,读上三两遍早熟记心间,扮相更是一丝不苟,记得我那时好像刚刚过完生日,父亲扮完座山雕,头上带了一个大猪身上的东西抹的铮亮,眼眉描的又粗又黑,父亲回家吃饭要抱抱我,可把我吓坏了哇哇的大哭找妈妈,一直到现在父亲提起这事还笑我胆小鬼,偶尔家庭聚会我们也逗父亲来一段,喝点小酒一高兴父亲真的就清清嗓,正儿八经的唱上一段,大家给与热烈的掌声,父亲便咧嘴满意的笑了。
今天留着到这里吧,父亲真的有好多好多有意思的事,我想还要在整理一下慢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