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过后,上海已经入伏,近几日气温不断创新高,朋友圈里不断有朋友贴出40度以上高温的图片,还有各类被烤焦,被蒸发的趣图。
昨天回去的路上,广播里面两位搞笑的主播聊了一个跟空调有关的话题,有很多人说小时候没有空调,夏天是如何如何度过的。听着听着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时候,夏天好像没有这么热,至少没有上海这个热。夏日最热的时候,一般都是暑假,不上学就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躲避酷暑。
1
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大家都不会下地干活了。所有人的都是吃完饭之后,出门找到路边的阴凉处,躲避正午的酷暑。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是放松的,悠闲的。妇女们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男人们一旁静坐,点一支烟,慢慢看着烟气飘散。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才会不断有人离开阴凉,带着工具出去干活。
孩子们这个时候是最为活泼的,他们不需要休息,不需要为劳作保存体力。在树荫下看蚂蚁搬家,或者玩泥巴都是经常的事。大一点的孩子会玩扑克,或者拿过砖的碎块,在水泥的墙面上画个不知道是什么的画。
2
最好的消暑方式自然是泡在水里。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小伙伴去河里泡澡,一天两三次也是正常的。水里面自然比空气中凉爽很多,但岸边是不能坐的,因为岸边都是石头,已经被大太阳晒的滚烫滚烫,甚至赤脚走在上面都是很有难度的。从水里出来,站在岸边石头上,水滴落下来,片刻就会被蒸发掉,不留任何痕迹。
日落之后再去河里泡,这个时候河里最为繁忙,因为大人们也从田地里回来了,在河里洗去劳作产生的汗渍,洗掉高温,享受片刻的清凉。
3
炎炎夏日,最为好做的生意就是卖冰棍的。小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木箱子,挨个村子叫卖冰棍。他们不早不晚,一般都是在中午最热的时候来到你面前,一个冒着寒气的冰棍对每个人的诱惑力都是很大的。小孩子经不住诱惑,大人们耐不住孩子的吵闹自然会掏钱买几支。
后来简单的冰棍越来越少,变成了雪糕,口味越来越多,价格也提高了不少,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毕竟制作工业没有太复杂。记得有一次,在食品厂工作的小舅给我们带了一箱子冰激凌。等送到我家的时候都已经化了,但是还是很好吃的。那好像是我们第一次吃冰激凌。
4
夏日里,酷暑并不会应为日落而消退,没有空调的帮助(至今老家也没有装空调),入睡就成了难题。睡前再用凉水冲一下,也不能避免半夜被热醒。我们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谁在客厅的吊扇下面,一扇一夜。那时候家里只有这么一个电风扇,经常是我,哥哥,老爸三个人铺两张席子就睡在风扇地下,伴着三个叶片的飞速旋转带来的凉风入睡。经常半夜老妈就把风扇关了,为了省电费。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睡在平房顶上,有风的夜晚还是比较凉爽的,这是我们度过夏日夜晚的主要方式。房顶一开始还是热的,白天的温度仍然停留在水泥房顶上,迟迟不走。未来赶走这些热,我们有时候会往上面浇水,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快就干了,也凉了。晴天的时候,躺在屋顶就可以看满天繁星,也是最为美幻的时刻,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入睡的。
睡在屋顶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蚊子比较多,只要没有大点的风,蚊子一定会光顾。二是有时候睡到一半会下雨,匆忙带着枕头席子跑回房里也是经常的事情,往往这个时候就很难入睡了。
5
小的时候,不经常下地干活,主要是因为干不了什么。后来大了,除了学习也没有什么借口不帮忙干活,于是夏日也会下地体验生活。酷暑时节,主要是两件事情,一件是给玉米施肥,一件事上山摘花椒。老爸老妈都是很早就出门,趁着太阳没出来先干点。十点钟十一点钟就回来避暑。下午一般都是天黑了再回去。
外出干活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全副武装,帽子,长裤长褂,主要是我怕晒,一晒皮肤就红、疼,而且这个时候虫子比较多。一天一套衣服,全部湿透,而且会出现白色的汗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