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哲人之中,老子是永远特别的存在,他是为后人留下的一扇窗,敞开着。
老子或许不绝对高尚,不足够勇敢,但却一定懂得进退有度、张弛自如。他把这世上的许多事都看得很开,如此,他才不必斤斤计较得失与成败。进一步,退一步,于老子而言,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三纲五常,他可以遵循,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正是老子这种无欲无为的进退,方能使我在大部分时候都不至于剑拔弩张,和人针尖对麦芒地见面。我以老子为镜,检验自己的举止;以老子为窗,明确自己的原则。
我又时常想起老子——在处世态度上。老子固然算不了纯粹的理性处世者,他从历史的黑暗中,也秉承了世俗的智慧。历史太黑暗了,在阴暗的散发着霉变之气的档案馆里青灯苦读的老子心灵也不免随之阴暗;现实太邪恶了,饱学博识阅历丰富的老子亦不免随之油滑,甚至狡诈。但这并不代表老子就失去了古哲人的资格,相反,这才显得老子是真实可感,是可以学习崇拜和追随的。所以,他不是博物馆内禁止触摸拍照的文物般的存在,更多的他只是一扇窗,一扇极普通的窗,可随时供人打开,以从中汲取理性的智慧。
生活中,我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每每这时候,抛却冲动的魔鬼,想起理性的老子,便能从本质出发,从而到达问题的深处。因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那些问题简单化。这替我拦下了不少棘手的难题,也让我对这扇窗心怀感激与敬意。
由老子身上,我受益匪浅的另一点为人要长久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使自己充满生机与活力。世界万物都处在一种循环之中,所以,守住弱,便是守住了发展的生机;而走向鼎盛,则是走向衰败的转捩。所以一旦强大,万不可轻傲,而更要谦恭自首,甚至自损,以保持持续的生机。老子不会陷入荣誉、名利的坑,他有清晰的认知与分辨能力。另外,这不是畏惧什么,只是因为对现实了解得过于通透,换一种方式谋求生活。他知道如何能使自己已冷掉的心,还能保持发展的生机。于是乎,我十分荣幸,不知灰心之为和物。对学习,我总会把赤诚之心捧出;对生活,我习惯用情趣浇灌。因为老子这扇窗,我才习惯如此。
古哲人老子,你是我的一扇窗,今后请多多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