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论语》中的四句话,就写一写对于这些话的感受吧。
第一句: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的理解是:思考固然重要,但只一味思考是不够的,还是要去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知识的带宽。孔子曾经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问题,或一些事物敏思苦想,终不得结果。还是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从书本中学,从古人经验里学,从圣贤智慧里学,从实践中学,然后结合自身,沉淀思绪,这个时候的思考才会变的有意义,人生的疑惑也许才能得以解开。
这让我想起自己,大约25岁-28岁这个阶段,我遇到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思考”的思考。在此之前和之后都没有那么多的结,那么的需要人指点。我有许多的不明白,迷茫、失落、无助,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无法从现实中寻找答案,感觉孤立无援,伴随着这种对人生,对自身,对世界、对一切的“陌生”和“难以理解”,我体会到了一种想要“学习”的冲动,但这里的“学习”可不是学习什么文化知识,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东西。后来我懂得,那时的我,可能是遇到了一种类似哲学的问题: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可能我在找一种超越语言的智慧,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我接触到了先秦文化并从中受益,解开很多谜团,整个人慢慢的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的理解:首先这里的“三”指概数,就是许多人的意思。从我们所知道的人身上总能学到好的一方面,我们自身所欠缺的。也能从我们所知道的人身上看到一些不好的方面,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就是要多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毛病,如果有就改掉。这话说起来是多么容易,做起来又是多么难。最近我总反思自己情绪化,稍微一点小事就特别容易生气,指责孩子。尤其是觉得他打扰我的工作,扰乱了我的时间感,我就十分气恼。过后就会反思自己这毛病都是从哪来的,有些事情确实不值得,也不应该去指责他,他毕竟才是一个7岁的小朋友。逐渐我发现这种情绪化是从妈妈那得来的,直到现在,我在与妈妈视频时,妈妈还在几乎每2分钟对爸爸怨声载道一番,这里或那里做的不对。不夸张的说,如果我一整天在妈妈爸爸身边,那么就能完整感受妈妈的怨气是此起彼伏,情绪极其不稳定的。我很反感妈妈这样,但没想到自己却变成了这样。我知道我不愿意这样,但惯性使然,改掉是多么难的一件事,这需要多深的悟性和修养。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情绪来临之时,我就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旁观者,让情绪慢慢来,慢慢走。我希望能坚持下去并持续寻找,将自己的情绪化的症结真正化解。
第三句: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我的理解:通过读《论语》,我们了解到冉求这位孔子的学生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做事情没有决断力,优柔寡断。以前他和子路问过老师一个一样 的问题:“听到道理就要去行动吗?”老师对子路说:“你的父亲和兄长都在,你怎么能听到就去行动呢?”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要冲动,先去问问你的父亲兄长。到冉求问同样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就是你听到了就赶紧去做。就是针对冉求的性格特点来说的,因为冉求遇事总是退缩不前。上面这句话就再次体现了冉求的性格特点。
有一天,冉求对老师说了这样的话:“我不是不喜欢您的道理,是我做不到,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是那种你竭尽全力去做了,但是仍然做不到而停止了。现在你(还没有努力去做,就说能力不够),是在划地为限。”
这段话又一次体现了冉求退缩不前的性格特点,而且还给自己找理由。其实反思自身,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思维里的墙”,我们应该把这堵墙拆掉,拒绝画地为牢,画地自限,而应该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抱着学习的态度,不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第四句: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我的理解:这是孔子对自己反思的谦虚之词。默默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远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倦怠。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乍一看,有个疑问,反思的范畴那么广,为什么孔子说的偏是这三件事呢?一琢磨,发现孔子真的是太厉害了,如此提纲携领,不管哪件具体的事情,都能放到这三条里。人生修养最重要的不就是这三条吗?无论你是大学者,还是修车匠,对自己领域所研究,所学习的内容是不是需要牢牢记住;从人生长远发展来看,无论是做学问,做人,做事,终身学习显然是必要的;年长了,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就要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厌其烦的教给下一代;最后这一句,针对孔子自己更加凸显,因为孔子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当然诲人不倦在孔子的职业生涯中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孔子的做的已经非常好了,后人都尊称他为“圣人”了,反观《论语》,他还有这么多的担心,反思,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我们就更应该反省自己,修养自己,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