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一场交互式的游戏,有来有往,你关注我,我关注你,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完成一场互动,实现某个目的。
一 张嘴说话之前的思考很重要
小伙子去相亲,看人家给介绍的这个姑娘挺不错的,于是想着要多聊聊了解一下。于是问姑娘,“你平时休息的时候喜欢做什么呀?”
姑娘说,“喜欢看看电影。”
小伙子怕冷场就盯着问,“喜欢什么类型的?”“ 喜欢什么情节呀,为什么喜欢呀?”“多久看一部呀?”“一般喜欢去哪个影院看?”
结果围绕着一个看电影,把姑娘给问烦了。最后扔给他一句话,感觉你像在审犯人,不像是在相亲。我看我们还是算了吧。
小伙子感觉很沮丧,不知道哪说错话了--“不是说沟通要关注对方吗,我挺关注的呀!”
问题出哪儿了?
你或身边的人是否有这种经历,本来想跟领导申请加薪,结果冲过去说了一大堆抱怨,工作安排不合理,加班不好,公司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等他说完,看到领导面沉似水,一脸不悦才反应过来,遭了,说错话了。
为什么会说错话了?
你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让你最苦恼的是什么?下面几项中,哪个或是哪些是你遇到的问题呢?
1、不会聊天,不知道和别人说什么,冷场王;
2、不会拒绝,热心肠但最后总是受累不讨好;
3、特别爱取悦别人,有的时候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不知道怎么让别人喜欢我,对我的话感兴趣;
5、和陌生人打交道倒是对我来说不难,但我很难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
6、对方对我总是爱理不理,我没办法让TA在和我沟通的时候投入一点;
7、有个糟糕的上司\老公\老婆,不知道怎么和TA沟通,脾气太急了,又暴躁;
8、特别讨厌那种自说自话说个不停的人,还有那种一上来就吐槽的人,满满负能量,真心受不了啊〜
我列举了在沟通过程中大家常见的几大类问题,不知道你们遇到的是哪种或是哪几种。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好像大家特别爱去学习一些沟通的方法和技术,大家会在心里觉得,这样才够直接有效。
我讲了那么多年人际沟通的课程,做过200多人的人际关系问题的个案,我发现方式和技术问题只是造成沟通不畅的很小的一部分原因,而真正重要的关键因素大家却都忽略了。
简单说就是,你从小到大养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习惯,然后已经变成无意识在使用的状态,每每和别人交流都是张口就说,要不就是胡乱担心瞎分析吓得自己不敢张嘴。
事实是,影响沟通是否顺畅的关键环节是在你张口之前的思考和分析,充分对沟通的过程做出准备,思考和分析的越充分,准备得越充分,说错话的机率就越低。
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呢,比沟通技巧和方法还要重要?沟通前要如何思考和分析呢?下面细细说来。
二 你真的知道沟通是什么吗?
你从小就开始学说话了,现在每天平均要说6000-1.5万个字,靠说话来工作的职业领域的人可能说的话更多。但是,说话就是沟通吗?
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你的同事拉着你和你不停的吐槽,从公司HR分配薪酬不公到老板不赏识再到隔壁座位的同事抢了她的工作拿了比她多的钱,你默默的听着,但是插不上一句话,哪怕一两个字。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你和她在沟通吗?
什么是沟通?
你百度一下会给你出很多答案。
比如:
再比如:
没错,这些定义好像都挺有道理的。不过在这里我想给到大家一个我认为比较精准的定义:
社会性的交往单元被称之为沟通。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碰面,迟早其中的一个会开口说话,或给出其他的暗示承认另一个人的存在,这个过程称之为沟通刺激。然后,另一个人会开口回应,或以某种方式做一些与该刺激相关的事情,这就是沟通反应。
(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把概念拓展一下,“在线上碰面”也算“相互碰面”的范畴里)
翻译一下,你和一个陌生人一起进电梯,他双手抱着文件腾不出手来按电梯。于是,你问他,你去几层呢?然后他回答你,12层,谢谢!
这个过程中,你的问话就是一个沟通刺激,而且他的回答就是一个沟通反应。
所以,最表层的理解,沟通一定包括这三个关键元素:
1、沟通的双方的存在;
2、沟通的情景;
3、沟通刺激和沟通反应。
这个定义在提示我们什么呢?
提示我们,沟通的发生必然是在某个情景之下的,必然是双方或是几个人之间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来有回的交流过程,这意味着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承认对方的存在,并给出回应。
所以,那些跟你吐槽拿你当垃圾桶的人,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正视你的存在,因为换一个人在他面前,他可能也是同样的表现,自己说个不停,完全忽视了对面站着一个人。
于是,便出现了我文章开头列出的问题,“我怎么能让对方注意到我的存在,这种被忽视的沟通过程真让人不爽。”
我做过一些观察,发现大家有些共性的沟通习惯。比如,拿我们心理群里聊天来举例吧--有的时候在群里聊天,大家群聊,好多人同时开几个话题。有的小伙伴特别执着,死抱着自己的话题不放“,为什么我的文章不被选上首页”,“为什么我的文章被专题主编拒了”,但是却没有人回应,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话题,又多次在群里喊话,但是大家却各自在和自己聊得欢的人交流呢。
假如你是那个得不到回应的人,你会不会很沮丧,可是你不可能要求别人中断自己感兴趣的对话来关注你,对不对?
这和现实中沟通是一样的,你假如你太过于关注你自己的话题而不关注对方是否感兴趣的话,那么对方很难参与到你的话题中来,缺了沟通中的回应一方,沟通当然进行不下去了。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聊一下我的文章为什么没被选上首页,我可以会先说,“想问一下大家,你们有没有过被首页主编拒稿的经历?”
只有你先关注到对方,对方才更乐意和你沟通交流。沟通,永远是交互式的过程,一来一回,看你发出的沟通刺激是不是真的能够刺激到对方。
好了,宝宝们可以开始自检了,你是那个经常自说自话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对方存在的那个人?还是那个总被别人忽视的人?
要知道,不同的人的沟通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哦!
三 沟通的情景化思考
如果说关注到对方这一条总被大家提到,那么第二条,沟通的情景化却是常被大家忽视的。
很多时候大家在沟通中遇到问题,多数是会想的非常直接,我在沟通过程中不爽了,怎么办?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个关键的沟通因素--情景。我们不会凭空的和另一个人说话,不在任何情景当中。这不科学。
就像我在文章开头讲的例子,那个去相亲的男生,就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在相亲的场景中,也忽视了对方是一个和自己不一样有她特点和性格的人。假如结合文章上一条提到的,关注到对方,承认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沟通的交互性,再考虑到相亲的场合中,大家就都会有点感觉了。在彼此还不认识的时候,建立好感最重要,而不是刨根问底。越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越需要回避,因为细节更容易导致冲突和差异,两人还不熟悉的时候就暴露出巨大的差异,其实是关系的大杀手。
仔细想想那些和你关系不好的人就知道了,初次见面就发现不是一路人。
所以,在不同的情景中,根据不同的对象,以及两人的关系,谈话的内容和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千万别拿一套方式应对所有的人。在张嘴说话之前,一定要先判断一下当下的情景是什么。
我接到过咨询的个案,小伙子说找不到对象,聊了几句之后我发现,就是小伙子在用一套固定的模式在和所有人交流。
他认为聊天就应该聊那些新奇的好玩的领域,比如他喜欢的科幻话题,所以有姑娘觉得这个话题聊不来的时候,他在心里给这个姑娘打个叉;
他认为聊天不能太空泛、闲扯,要话题有深度,比如他喜欢哲学思考,所以好友聚会上他总是要把话题引向他所谓的更深邃的哲学方向上来,朋友们说话题太沉重了,他又嫌人家太LOW。
他在和我的咨询中跟我说,老师,要是我遇到的姑娘都和您一样就好了,又有思想又对科幻主题感兴趣。
我说,NONONO,是我选择了你喜欢的话题和你喜欢的方式来和你交流,我觉得在这个场景当中,我们用一些哲学方面的思考来看你遇到的问题,你更容易接受一些。但是聚会上,你和我聊哲学,恐怕我不会和你聊的。
他沉默了好久,他说,“我明白了,我既看不到对方与我的不同,又不会区分场景,总是死抱着自己的那一套,难怪大家都不喜欢我。”
所以,这里要提示大家的是,哪怕是同样的两个人,放到不同的情景当中,你们的话题是要有变化的,要灵活的去选择你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
这里给大家一些比较通识的大家默认的情景话题禁忌:
-初次见面:别使劲问深入的细节的问题,避免交浅言深(后面会写细节的文章,初次见面聊什么会给人好印象)
-朋友聚会:回避苦大仇深的话题,大家出来是为了开心的,你真要吐槽,花钱找咨询师吧--比如我,保证能让你吐开心还能学到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
-公司环境:避免过多讨论个人感受和与工作不相关的事情,最忌讳以同事为亲人,以公司为家,什么破事儿都和同事唠,职场人际关系大忌。
-同事或老板午餐:除非老板主动要聊工作的事儿,否则聊点有意思的轻松的话题,社会性的八卦,备几个小段子也行〜
-年会情景:千万别当着老板的面提加薪,或是起哄让老板发红包。可能本来老板就是要发的,你这样一弄显得好像是老板为了满足你的需要才发的,突显不出老板的爱民之心;假如老板没有发红包的意思,你这是让老板在大伙面前下不来台啊。多聊些今年的成就项目和完成过程中的美好回忆,感谢同事支持、老板鼓励。有些适合私下单聊的,千万别放到公众场合。让别人难堪,你的目的也很难实现。
四 沟通的意义在于反馈
大家都玩过射箭游戏没有?没玩过也一定看过奥运会比赛,一个选手站在离靶子一定距离的地方,“嗖”一下箭就射出去了。
然后,射别的选手的靶子上了,没有射到自己的靶子上,没成绩!
沟通跟射箭很像,你本来瞄好了自己的靶子,结果说话的时候说偏了,没达成目的。
就像我文章一开头讲的那个找领导加薪的例子,本来是要加薪的,但是你却说了半天没用的,还惹得领导不开心。说错了话。
假如我们让时间能倒流,你知道你接下来要说的话会让你的领导非常不爽,你的加薪目的无法实现,你还会说那些话吗?你肯定不会那样说了,对吗?
所以,在开口之前你没有深入的思考你沟通的目的和你要表达的内容之间,是不是真的有关联,对话时也没有围绕你的沟通目的进行,你给对方传递的信息并不能帮助你实现沟通目的。沟通中呈现的反馈并不是你想要的,这就是无效沟通。
说来简单,张口说话之前,我们都需要明确目的,要保证听的人要听的明白,说的人要说的清楚。
那么,为了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我们需要先在脑子中想一下:我接下来要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要吐槽,抒发情绪呢?还是为自己争取利益,还是要告某人的黑状,还是显示自己很厉害?
有些人养成了张嘴就说的习惯,其实并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反正就是我有话要说。这样往往会造成“说错话”的后果。
我把在咨询中用来梳理目的的问话修改了一下,用在沟通中同样适用,方便大家在开口之前做一个简单的思考,明确自己沟通的目的:
1、我为什么要说下面这些话?WHY
2、希望对方听了我的话有什么反应?WHAT(如果你能在张嘴之前就能清晰的知道对方听了你的话就会火了,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惹火他,那你还会说那样的话吗?)
3、说了这些话希望我的现状具体发生什么变化?
这三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在张嘴就说之前大脑停顿30秒,仔细想想你要说的话和你的沟通目的之间,是不是真的相对应。
四 总结一下
沟通,是一场交互式的游戏,有来有往,你关注我,我关注你,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完成一场互动,实现某个目的。请在张嘴说话前,就这三点做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交互性-关注到对方,让对方参与其中;
情景化-话题选择要符合当时的情景;
目的性-让你的语言有的放矢,实现沟通的目的。
这三点是沟通的核心,任何一点的缺失都会导致沟通不畅。脱离开上面这三点,一切方法和技巧都是空谈。
希望今天这篇长文能帮助到你,能让你对沟通有一个深入清醒的认识。
(原创声明:王奕霖个人版权课原创内容,洗文、抄袭、剽窍者必追求法律责任,如需引用核心观点和图文,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