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九月一号,这一年的开学日,我和爸爸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把老大送到了东戴河志臻学校上学了,这是一所新建的私立中学,去年招生的第一批,之所以送到那里,其实也是做了很多的思想斗争的。爸爸想得是,那里属于辽宁省,孩子的学习压力低一些,而我想得是孩子即将迎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更重视的,最后结合孩子的想法最终还是去了。

任何事情其实都有两面性,有得有失。在一号中午即将离开孩子的那一瞬间,我还是表现出了为母的那份矫情,孩子也好像装作不在乎的样子,离开了我,其实我们彼此都懂得,不舍就在那一刻释放了。然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我们要慢慢的适应这种渐行渐远的感觉。

对于老大,在我心里的位置是特别深的,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是因为他受到爸爸的关注和情感的链接太少了,我从内心里总是觉得愧对于他,毕竟我们面对他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和爸爸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我会去学习如何做个好妈妈,而不是一贯于老一辈的教养,可即便是这样,我似乎觉得在亲子教育上,我是差的很远很远,我们做家长的总是习惯于要求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如何,却永远也看不到自身的不足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一点可能是这一时代很大的悲哀……

今天是儿子在校的第四天,好多人会问我,孩子不在身边是什么感觉,说真的,我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一百个不放心,一万个担心,因为在我看来,学校那样的条件是我认为儿子可以接受的,毕竟我也是从他那个时候过来的,尽管孩子从一出生就优越于我的环境,同时学校的条件也相差甚远,以我对儿子的了解和前期的参观,这个心理准备还是有的,再者就是,孩子出来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会清楚这肯定不会像在家舒服自在,我们做的只能是面对和适应,而不是挑剔,看到群里家长们的许多反应和怀疑,有的时候也是感觉比较多余的。孩子每天的一个电话联系,也让我体察到,短短的几天,他们就好像长大了,我的各种不放心,其实在孩子眼里真的不算啥,他们有他们的交流方式,有他们的适应能力,我们能做的就是期待孩子们的成长……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给儿子送了学习用品和面包,他说想吃,让多送一些,爸爸又买了酸奶,看到别人都有手表又买了手表,其实在物质条件上,老公比我更爱孩子,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给予,幸运的是,我们远远的在校门口看到了儿子,弟弟喊哥哥的声音没有被大儿子吸收到,最后得知他都拿到东西我们也放心了,在这里让我感动的还有每一位老师的付出,他们真的很用心,很负责,全程陪伴,不仅照顾到每一位孩子,还要兼顾家长们的需求,真的为他们点赞,家校的合一,在这一刻被点燃了……

我相信在这样的状态下,儿子会越来越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