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小时理论告诉我们,你必须开始大量的刻意练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当我们听到某个行业深耕很多年的专家演讲时,总是心生敬畏,敬仰权威。越来越多的书籍和文章告诉我们,你必须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而《成长的边界》这本书,却告诉了我们一个与之相悖很有意思的观点,一个尝试了多样化领域的人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领域深耕比一个一开始就在一个领域的专才往往表现的更有成就。通才比专才更容易成功。
本文的作者是大卫爱泼斯坦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目前在非盈利新闻调查网站担任记者,同时也是《体育画报》的资深写稿人。他的前作曾受奥巴马盛赞。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研究案例来支撑全书的主题,非常的具有说服性和颠覆性意义,是一本戳穿专业化神话的好书。
作者列举了梵高的的例子,原来梵高并不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深谙自己的绘画天赋相反的,他十三岁的时候觉得自己不是绘画的的料,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销售过艺术品,之后又辗转做过书店店员,老师,艺术品商人。一直到三十岁左右才继续找回绘画的兴趣学习正式的美术课程,三十三岁被艺术学校录取,学习经历又仅仅持续了几个几个星期。
在他短暂一生中的最后几年,他都一直在四处游历。人生下半场他曾在比赛中被评委贬低伟应该去和十岁的小孩一起学画画。知道生命的最后两年,他每次几小时创作作品,这些作品在日后变得价值连城。
他曾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倾诉,春天来了,深深感觉到自己是时候要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事情,一个人不能总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我有擅长的东西。我知道,我可以成为额与众不同额人。他曾经像笼中鸟一样痛苦而疯癫,撞笼子笼子也纹丝不动,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自己的天赋。
书中还列举类比了大量体育、音乐、医疗等方面的成就者。事实表明,曾经学习过各种各样乐器(小提琴,钢琴,最终选择了大提琴)与先接触了好几种球类运动最后选择高尔夫的人获得的成就更大。这些人比一开始就找准一样乐器或运动的人掌握的更好。
同时,本书还提出了对专家的一丝质疑。他们往往会没那么有创新精神。当规则稍微有变动,灵活性则减弱。经验无法创造技能,反复练习不意味着学习。
本书还鼓励跨界者需要通过实践,尝试新的活动过,寻找新的榜样来发现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先尝试再学习而不是先计划再实践。想要找到自己的技能,答案就是先去尝试。
在这个纷繁复杂,相互联结又快速变化的世界,一种好的工具是不够的。在八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开车,而不是在单行道上行驶。
本书和斜杠青年的观点不谋而合。推翻了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一说,也许晚开始也有晚开始的好处。为正在准备跨界和还没有找到人生终极定位的年轻人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你还在担心专业化开始的太晚吗?也许一切才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