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推法
定义: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
分类:
直推:在表皮进行操作,常用于线状穴位,如开天门(从眉心向上推)。
旋推:也作用于表皮,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如旋推脾经(拇指螺纹面)。
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二、拿法
定义: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
特点: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三、摩法
定义: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
频率:每分钟摩动120次左右。
四、捏法(捏脊)
定义: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
操作:应由下向上捏拿,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五、揉法
定义: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
频率: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
分类:
指揉法:用手指的罗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
鱼际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
掌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
六、掐法
定义:用指甲着力重按穴位。
特点:是强刺激手法之一,常用于点刺穴位,掐后常用拇指揉法以减缓局部不适。
七、擦法
定义:用手掌、鱼际或食、中指二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往返的直线擦动。
要点: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擦破皮肤;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八、运法
定义: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是推法的一种。
操作:以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穴位,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动,或在穴周作周而复始的环形推动。
特点:一是宜轻不宜重,仅是皮肤表面摩擦,而不带动皮下组织;二是宜缓不宜急,每分钟频率约80~100次。
这些手法在小儿推拿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和操作次数。同时,进行小儿推拿时,应由专业医生或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以确保推拿的正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