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交流,经常听到某些学校作课程经验介绍,少则几十门,多则上百门的校本课程,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有时我就想这么多课程,学校有这么多老师吗?什么时间上呢?
“三级课程”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适合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是有必要的,但是现在一些学校过多过滥的校本课程,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
国家课程弱化。一些学校盲目追求校本课程的数量,弱化国家课程的实施。国家课程开不齐,开不全,上不好,没有很好地落实,却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上,舍本逐末,教育教学质量堪忧。
校本课程泛化。校本课程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课程要有科学完备的知识体系,是要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组织教学的。要有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一些根本不具备课程特点的课程资源和活动都成了校本课程,有的老师也不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素养,因此,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课程实施形式化。有的校本课程成了学校装点门面的幌子。有其名,无其实,根本没有或无法实施。缺少能实施课程的教师,更缺少应有的课时。校本课程只是停留在出了几本校本教材上,只供学生自主学习或者进行展览。费时费力费钱,却只是打了一个水漂。
课程质量虚化。一些校本课程,层次不高,实施效果不佳。国家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的课程教材,有时还备受争议,一所学校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科老师就能够出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比这更可怕的是,一些校本教材的实施根本没有质量评价,只上了几节或完整教授完毕后,就再也没有其它了。
当然,我不反对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更不否定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的成就,但是我坚决反对过度开发校本课程,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我们的课程应回归到原点,回归到学校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课程上来,而不能盲目花样翻新,吸引人眼球。我们必须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千万不要走得过远,忘了回家的路。
(济南历城二中 李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