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坐标黔东南州,就好似一个大的苗寨村落。99年来的时候没有这个景点,记得当时导游给我们介绍说,当地人居住的房子就叫吊脚楼。你们看到的一楼住的是牲口,2楼住的是居民。对于居住城市的人来说很难理解这种格局,当时的贵州处于贫困区。火车到站不能开窗,车厢里流动的工作人员会不停的提醒。还真的是,一开窗户,你小桌板上的食物和保温杯就会不见了!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糖果给当地的小孩吃,他们竟然不知道要把糖纸剥开才能吃。经常看见一群小孩子在一起草丛中拉屎,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有,完事拔草解决,或者直接拉上裤子走人。亲眼所见!!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绝对相信书上写的那种被拐卖妇女的经历。么有交通,通讯,愚昧无知,一个城市的女孩子被带到这么一个崇山峻岭,穷乡僻壤里,那是不要有任何想法了!只剩下给农民生娃儿了。
记忆封存在那里了,现在的苗寨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当地居民寥寥无几,所有的建筑都重新规划,景区也实行统一管理,少了原生态,多了商业气息,有利有弊吧。至少有利于我们游客出片啊!
带着一天的简单行李,车送到苗寨大门口,处于半山腰处。走一段下坡路就可以到达住处,没有人带路是分分钟会迷路的那种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铺满整个山头。一会儿下,一回头又上,转个弯又下,就这么来来回回,也搞不清楚自己住在哪里了,推开窗户看到的才是最好的风景。那就是一幅画了,往左,往右,是另外一幅画面。不去整理行李,也不管刚爬上来的时候累的气喘吁吁,就这样站在窗前凝固了。
夜幕降临,苗寨又是另一番风景。万家灯火,星星点点。中间广场舞台在做大型歌舞表演,赋予整个寨子动感光波,这是现代西江苗寨的演绎,缺乏了安宁,丰富了动感和喧哗!街上好多游客都在拍苗家服装的艺术照片,年轻真好,不用修饰,不用滤镜,就是大片。
清晨被此起彼伏的鸡铭声唤醒,推开窗户,炊烟袅袅渐渐充满山头。我又一次被景色凝固住了,能让我在这里凝固几小时也好!放空自己,啥也不想,只有此情此景。
照片视频无法表达我对美景的诠释,唯有记忆永恒!离开是为了去往更广阔的天地,为了更好的相聚。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