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深度决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情商度数

认知深度的关键度在于自心态度


如今的社会盲目跟风者众多,真正懂行的人很显然是“稀缺”品。

最近被霸屏的电视剧《欢乐颂》,我平时都不追剧,对于这一点纯属个人行为,并不针对某剧拍的质效优劣。

最近一个同事嘲笑讽刺我没看过《欢乐颂》太OUt,那嫌弃表情和语气态度实在让人难受的抓狂。

平时我就是那种特别强调讲话做事讲究方式方法的。有时候她们那不屑的表情态度曾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开始有年纪大了倚老卖老的现象。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关于欢乐颂人物心理学分析,引起我对《欢乐颂》的好奇,于是下班去看了一下。

剧中那个“樊小妹”对于处理失恋的邱莹莹对于安迪告知她读书应该读好书而生气絮叨时有番对话,就明确指出但凡讲话做事要讲究个方式方法。

我在想现在的姑娘的都怎么了,既然追剧,难道只顾得上看那些帅哥 小鲜肉去了?

情商度数需要有表现姿态


在职场也好,生活也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情商都被忽略不计,这并非本剧的导演和所有工作人员的目的吧。

当然了有人会说我不缺能力和情商,我讲话做事就看人,她会生气我就不说,不做,不生气的我才说,才做。

姑娘,这逻辑你都从哪里学来的,正因为我们刚认识不久你说了什么我才不生气,你就认为可以理所应当再次不顾我的感受只管随便说?

这样以来想必和你产生某种关系的谁都会认为你有必要表现一下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情商的姿态。

前几天那姑娘说:她讲了一番话让一个同事脸刷的绿了。

我猜想的是大概那同事想自己比她年纪痴长几岁不与计较。

我告诉她:你讲话做事要换个方式方法,谁都需要尊重,你的话把人脸气的都绿了。你若是跟我我讲话太尖锐,我也是会生气的。

看人说话,“会生气你就不说,不生气你就说”这样你就明摆着就是欺负人嘛。

好吧,我们不与傻瓜论短长。

当然了不是说在职场中没有朋友,而是在职场中有朋友很难。

我就是在职场中没有朋友,也不期盼有朋友的人。只有合作伙伴。

出了这个公司我们就是前同事,不做任何感情投资。

出了这个公司我们分道扬镳,有人改行,有人去别的城市,有人出国,N年后面目全非虽然谁都还是谁但也都谁都不是谁。

不要等到N年后别人记起某某公司的一位前合作伙伴认知层次肤浅做事情能力和情商度数极限低端。

姑娘,你追剧的收获要对得起你追剧的时间,现在碎片化的社会最最稀缺的物品是“时间”,不要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看热闹。

追剧不追剧都不OUt,真正的OUt是你追剧一遍又一遍,只是把大把时间花给了看热闹。而不追剧的姑娘却讲话做事的方式方法比你得体到整个四海八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