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庄严宣告,不仅标志着中国百年屈辱历史的终结,开启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纪元,也预示着一个古老民族在废墟中重新崛起的壮丽征程。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取得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024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这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民铭记和庆祝的伟大时刻,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75年来,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我们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但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不断克服困难,推动国家稳步向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一切成就无一不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今,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一个自信自强的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经验已经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的成功源于实际行动,而新时代的成功则源于不懈地努力。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坚定地向前迈着铿锵的步伐。
在政治建设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党还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这些举措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工厂的华丽转身。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挑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社会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党致力于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和温暖。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的深切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认识到,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衷心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始终以这次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