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尴尬的年纪,没有儿时的勇气,年少的冲动,成熟的物质。消融了那些不切实际的臆想,也接受了很多难以为继的事实,一直在路上。
—— 甫平《消逝的时光》
四月伊始,偷偷地给公众号换了名儿。
正如你所见,‘浅辰Diary’。
倒也没有过于深奥之意,简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即 我的日记/日志。我仔细回忆,大抵从这个公众号诞生起,关于给它一个称谓的问题就成为了我的困扰。
并不是起一个名字有多么难,而是我想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予它,就好比一种‘名副其实’的感觉,它的内容、风格均与它的称谓相互匹配。
万水千山,好在今天,它有了归属。
——
正值清明,略显空荡的校园仿佛为此增添了几分凉意。
此刻,我正在寝室‘恶补’些东西。
放心,用在这里,绝非贬义,而是一个褒义词。具体什么,就不赘述了。
耳机里在循环着一首叫做《千千万万》的歌曲,不单旋律吸引我,歌词也同样将我的眼球扑捉。未曾发觉,它竟成为我几日来入眠的单曲循环。
这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日夜
是我对你说不尽的思念
你的温柔予我无限的眷恋
哪怕岁月容颜已经改变
我有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心愿
穿越人海为见你一面
时间纷繁于我惊不起了波澜
你的存在才是一切美好 使然
出于好奇,特意去看了网易云热评,也了解到一些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与寓意,是关于爱情与思念。
但许是在读过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之后,我追求爱情的小小心思可能就开始不再那么强烈,可唯独这样的音乐依旧荡漾我心许久。
——
我,生于99年孟秋,今年刚好22岁,不过也才22岁嘛。
王小波笔下的黄金时代,定格在21岁,而我22岁,也使然想把自己归并于此。想爱,想吃,想让生活与经历更‘忠诚’于我。
老舍先生笔下有《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我也早将此书收藏于我的小书架,只是暂且还未读过。可单从书名,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年轻人内心的‘小九九’。
小时候,抱怨时光太慢,可如今,确祈求时光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平日里,也总是借着生日未过的理由,幼稚地自动将年龄减小一岁。
不晓得出于什么原因,只是本能地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还小,还在稚嫩的边界线。当然,也可以借着年岁尚小的理由一次次放纵自己,就好像是小孩天生就无需承担责任的定律。
——
十八岁喜欢《任我行》,二十一岁迷上《富士山下》。林夕的词,Eason的歌声,多年来陪伴着我,也总能带给我共鸣与别意。
又将歌曲切换到《富士山下》,第九百二十一遍。
你知道吗?
这首歌最大的魔力就在于,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理解:“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99年生人,22岁而已。
我想,我还是相信这世间足够美好,并不单是爱情,还有人间值得。
——
兴奋与激动难以掩饰,我拿出假期中一天的时间,和室友前往省会游玩了一圈。
倒也不是我贪恋玩耍所带给我的愉悦感,只是身处于一个闭塞的圈子,就好像禁锢于牢笼中的雏鹰,对于一片名叫自由天空的地方的殷切渴求。
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弥漫着大城市气息的地方,我自然充满了好奇与神往。纵使曾经已然走过一些景点,但至今,我却仍然不乏一种游玩的悦然与兴致。
总听别人说,读大学自然是要去大城市,而我却选择了一个几百名开外的小地方。
若问我原因,我想我必定会很是敷衍地答复一句:方便、安静。可想而知,答案并不止于此。长远的考虑与梦里的那片蓝图,我毅然决然。
最后,关于年纪,我想说:
“22岁,也不过22岁,未来仍然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