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爱情死于委曲求全

1.

张爱玲的文笔向来犀利,她的凌冽不出于紧凑的情节和戏剧性的转折,而来自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她可以用几百甚至几千字来描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细小的心理,她对人性有着精准的把握。

《半生缘》的一大特点,全书无金句。

没有那种一眼看到就想摘抄下来,可以转发分享的句子。张爱玲细细地下笔描绘一个场景,一段对白,用文字将书中人物的生活搬到纸上。就连每个小配角都有符合自己身份和生长环境的细腻描写,仿佛一切都真实地发生过。

全文开篇: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她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么几年里面却经历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如果说《小团圆》是以她本人为蓝本的传奇故事,那么《半生缘》就是一个再稀松平常不过的爱情故事。

然而这段爱情和当时的时代相纠缠,爱得如此悲凉。


2.什么时候爱上你

如果恋人问,你是什么时候爱上我的?

那标准答案应该就是说第一次看你的时候吧。

世钧也是这样回答曼桢的,在那种情况下,恐怕说什么都是可以相信的,其实他连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她都想不起来了。

很多时候,生命里重要的人都是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你的生活的。并没有什么电光火石的瞬间可寻,一切就那样顺利成章地发生了。

当时连自己也说不准的模糊心境,回头看时才发现,原来一生最爱你。


3.人世浮动,人若浮萍

那个年代,新旧价值观交替,人世浮动。

沈世钧是一个旧式地方大家族的少爷,父亲常年住在姨太太处,留母亲独守大宅。

世钧曾做出的与封建家庭最大的抗争应该就是与父亲闹翻,只身前往上海求学工作。

他想抓住自己的命运,自食其力,使母亲不用再依赖父亲,结束她灰暗的生活。

顾曼桢幼年丧父,本来已经订婚的长姐曼璐,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人,无奈退婚,当了舞女。

当然舞女也有好的,可是做好的舞女养活不了全家人。步入风尘,身不由己。

家庭成为了曼桢最隐晦的秘密,她如守孝一般常年穿着素色的衣服,为的就是在男人来去的家中保护自己。

和世钧一样,曼桢也想帮家庭摆脱困境,让家人活在阳光下,于是她在工作之余还兼了两份工。

他们也曾经固执地想要独立与自由。


4.爱情终敌不过风刀霜剑严相逼

“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在她看来,世钧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因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

即使她早就知道世钧在爱情上很容易退缩,她在一开始就对世钧说:还好叔惠不喜欢我,不然你肯定就走开了。

后来曼桢被曼璐和祝鸿才暗算,失身并囚禁一年。当时正值两人吵架冷战,世钧寻找无果又被曼璐欺骗曼桢已与情敌成婚,伤心欲绝之下回了家乡与翠芝草草结婚。

曼桢拼尽全力获得自由,却发现物是人非,为了孩子与祝鸿才结婚,后又千辛万苦离婚。

14年春秋眨眼而过,曾经的恋人,一个在家庭的躯壳中冷淡度日,一个带着孩子和心里的伤痛流离飘荡。

误会可以解开,时光再也回不去。


5.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的心深处,总有那么一点想要安稳。世钧是,翠芝是,叔惠是,历经苦难后的曼桢也是。

找不到曼桢,世钧选择后退,娶富人家的女儿,回家当他的少爷。

曼桢得知世钧已经结婚,亦后退,近乎自杀的后退,竟嫁给了仇人。

翠芝和叔惠,知道双方家世不配,明明相爱,连誓言都不曾说出口。

少年的锐气被打磨,为了安稳,委曲求全。

人生常常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有什么安稳可寻。看似的岁月静好,其实是奋力向前才维持的局面。

你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过是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罢了。

爱情总是勇敢者的嘉赏。

倘若人生如梦,委屈求全,何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