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儿子实现了环球梦,行过万里路的孩子到底优秀在哪里?

全球疫情当头,各地灾难频发,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变得如此渺小。

而那些环游世界的梦想,似乎随着疫情的到来,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疫情结束之后,我们还要不要带着孩子去看看世界呢。

不同的父母,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今天,我们就从《追梦成长》这本书中,读一读他人的故事,感受一下他人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书的作者,是时间管理品牌易效能的创始人叶武滨老师。

他因为儿子的一句童言童语的关于梦想的问题,开启了带领儿子环游世界的伟大旅程。

他的旅程,不仅仅是父子俩的独自看世界,而是通过自己的号召,带动了一大群有着环球梦的朋友们共同启程前行。

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旅行和工作的高度融合,也让儿子成为了“在全世界长大的孩子”。

那么,行万里路的孩子,究竟优秀在哪里呢?

01 在前行中,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在大多数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书本里的样子。

那里面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广阔的海洋,,最小的岛屿。

而在随爸爸环游了8年,走遍各大洲的叶鸿儒眼中,世界却是多元又新奇的。

他说,当他站在肯尼亚草原的热气球上慢慢升起时,第一次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既陌生又新鲜的感觉。

他说,当他与爸爸潜入海底,看到头顶上驶过的船只,身边游荡着海龟时,感觉世界不再是平面的,而是一下子变得立体了。

他说,当他坐在直升机上,俯视下面的伊瓜苏大瀑布时,第一次感受到了水的无尽力量。

他坦言,旅行的意义不只是走出去看看,而是每一次味蕾上的爆炸,每一个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每一项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光,每一片挂在天空中多彩又略显不同的云朵。

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中,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跟随着父母走遍了全国40多个城市。

课本中的插图和名称,在她看来不仅是一个个知识点,更是一场场真实有趣的体验和感受。

在历史书中的兵马俑,让她想起亲眼见到文物时的震撼;地理老师讲到的吐鲁番盆地和帕米尔高原,都曾留下她小小的身影。

正如鸿儒说的那样,旅游让我们源源不断地积累成长的素材。

当我们和同学们讨论埃菲尔铁塔时,能够想到的是在巴黎时,身处铁塔下的感受。

因为目睹过“本尊”,才知道它究竟有多大,我们有多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即便疫情当头,我们也可以先从领略祖国的大好风光开始。

02 在困难中,领悟事在人为的道理

谁没有过环游世界的梦想呢?

学生时代最喜欢看的电视频道是旅游卫视,那一句“身未动,心已远”,不知触动过多少少年的心。

但为什么日子一天天过下来,真正实现环游世界的人却少之又少?

只因为,这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大工程。

在本书中,叶武滨老师为我们列举出九项环球旅游的挑战和困难。

只有一一突破,才能最终实现完美的旅游计划。

第一个挑战,是教会我们抓住梦想的线索。

叶武滨老师梦想的线索,来自于一次送儿子上学的路上。

儿子问他,爸爸你的梦想是什么?

叶老师回答说,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

儿子又问,那你现在为什么不去呢?

这句话给叶老师触动很深,他当即决定抓住这个梦想的线索,大声说出来并想办法一步步去实现。

对于我们自己,那个想要出去走走的小萌动是从何时开始的?

又有哪些困难一点点阻止着我们,不让我们去抓住梦想的线索呢?

第二个挑战,是面对困境中的应变与坚持。

环游世界的第二站,叶老师选择了北欧,并将“追逐北极光”当作最重要的任务放在计划表中的首位。

但不巧的是,因为天气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几乎让他们的极光之旅变成泡影。

在很多团员都选择放弃时,叶老师和他的儿子,还有导游、同事等四个人不断坚持,一家家旅行社寻找和交涉,终于有一家小公司在人满的情况下,为他们临时开设了一个团。

最终,全员看到了这美得绚烂的北极光。

他说:虽然身处北极圈,气温将近-10℃,但大家都很兴奋,喝着热乎乎的巧克力饮料,并不觉得寒冷,看到北极光让大家情绪高涨,心里都感到特别温暖。

书中一个个罗列了每一项挑战,每战胜一次,都将得到一份与众不同的收获。

而鸿儒在旅行中,与爸爸经历一个个困难,也看到每一个为战胜困难而不断努力的大人们。

经历过万里路的孩子,必定会在旅途中学会突破困境的坚毅能力。

03 在成长中,沉淀豁达睿智的性格

当一个孩子,看过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了壮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址,身上总有一种从容和开拓。

眼界打开了,心境豁达了,人生就有格局了。

网上总说,要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哪怕他很小,哪怕他还什么都看不懂。

孩子们接触到的自然风光,触碰过的小动物,体会到的风土人情,都会烙印在他小小的身体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两千四百多年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老先生,就带领着他的亲信弟子历经十余年,周游列国。

他走遍了卫国,宋国,郑国等十多个国家,将他的讲学和思想传播到各地,同时也在每个地方收获沉淀了不一样的人生阅历。

也正是这些,让他成为历朝历代被尊崇敬佩的圣人。

北宋大文学家,画家,美食家苏东坡,同样拥有游历四方的洒脱人生。

他出生在四川眉州的眉山镇,山水相连的自然风光孕育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三苏”。

苏东坡成年后,曾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一度两次东迁北上,进京赶考就职。

他们经历了三峡,穿行了巫峡,行程全长一千一百余里,七百里水路,四百里旱路,从十月走到了次年二月。

这一路上,他们游逛华美的街道,感受着四季的冷暖,见识过长江三峡的壮丽风光和凶险,品尝了岩石间的圣母泉水。

游山玩水之间,他们留下了百余首美妙的诗句。

此后,苏东坡离京就职陕西,并以判官之便游历各地。

他曾在杭州就职三年,将自己的办公地点改在了西湖旁。

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绝美诗篇,还有香浓美味的东坡肉。

有人说,苏东坡的一生起起落落,他却活得坦荡潇洒,这与他开朗的性格和走遍大江南北的阅历不可分割。

总之,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豁达的个性,就需要我们在闲暇时间多带孩子走出去。

看过大海的广阔,感受到高山的伟岸,身临其境体会过千奇百怪的植物和妙趣横生的动物的孩子们,必定会有更加精彩而有趣的人生。

见识过大大的世界,才能感悟人类的渺小,从而更加敬畏生命,珍爱自己。

如果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不如先在他人的故事里,找寻不一样的百味人生。

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叶武滨老师《追梦成长》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