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点,几乎同时收到两条轻松筹的微信转发,两个人都很年轻,但是很不幸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重大疾病的困扰,很惋惜。
这两个人中的一位是同学的同事,大家在同学群中纷纷感慨疾病的无情以及提早配置保险产品的重要性,群里刚好有在做保险业务的同学,于是大家相约有空坐在一起,好好的探讨保险配置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微信的“微医保”和支付宝出的“好医保”又成了一对竞争的兄弟,两款产品的价格都不算高,一款是192元/年,“微医保”是每年276元/年,细看两款都是消费型的产品,之前在中《从咏宁坠亡事件说一说人生第一张保单!》一文中曾经提到过,通俗点讲就是有事保事情 ,没事这个钱也就“消费”掉了。
买保险到底是买这种买一年保一年的消费型,还是那种能保20-30年甚至终身的?咨询过很多人,大部分会推荐定期型或者终身型。为什么呢,因为保障的时间比较长,一旦身体出现范围内得重疾并确诊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了。而消费型的则是一旦出现疾病赔付后,再想购买保险就难了。
例如作为“富贵病”之一的脂肪肝,很多人觉得程度不重可能不会重视,但是遗憾的是这种病也是很多保险公司拒保的疾病之一呢,只有在减肥成功,脂肪肝好了才可以去投保的。
定期险一般保障期为一个固定的期限,保到固定的年龄,从承包之日起,保20年、30年或者到60岁;终身型的则是保障终身的;对比起来当然还是这两种比较好,因为谁都不能预测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但是跟消费型产品相比,保费就贵了很多了。
举个例子,去年咨询某保险公司定期型重疾产品,以28岁、女性为例,加入购买30万元的话,分20年交,1年要交6000多,而这种产品有个特点就是,男性比女性贵,年龄越大越贵,超过50岁再入保的话,可能会出现保费倒挂,也就是说最后的保额可能还不如交的保费多。
这样一对比大家就知道区别了,饭饭的建议就是如果资金允许的话,就配置长期的,资金比较紧张消费型的也要有的。
针对这种定期和终身型产品,在交费时间上,很多人会有疑惑,同样都是期缴,到底是选择长时间的好,还是选择短时间的呢?很多人会觉得选择时间短的比较好,能省去很多的麻烦,而且交费时间越短,总的费用就越少。
事实上,买重疾险,交费的时间越长越好。一是这种产品它是有杠杆的,在缴费期间,一旦出现疾病,不管你交了多少保费,保险公司给你的保障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可以用少量的资金,来撬动高的杠杆。二是通货膨胀率的存在,保险看,合同定下来,每年缴纳的费用不变,那么现在的6000元在通胀的作用下未来可能就缩水成了5000元,相应在未来你的压力就变小了。
在保险购买的顺序上,很多人都会优先给自己的孩子购买,实际上是要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来的,成人的保障要优于孩子,家庭的经济支柱的顺序优于家庭的其他人,至于为什么,我想我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在购买重疾险,大部分人会比较保障的疾病种类的,重大疾病险产品首先包含6种必保重疾,其余则是由保险公司依据保监会的重疾定义规范自由配置,实际上生病这种事情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大部分常见重疾都是能涵盖的,所以不必过于计较。
《绝命毒师》的男主角在第一季中的第一集,在出现晕倒症状在急救车里做检查时,医生的问题让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济窘迫的他提出拒绝进一步的检查,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我的保险不一定包括”。因为长期与化学品接触损伤了肺部,最终他被诊断为肺癌。50岁的中年危机加上无钱化疗治病,导致他走上了制毒的道路。由此可见,选重疾险的时候还是要慎重,要适合自己,不能随便选选。
在股灾那年,很多人戏谑“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句话放在疾病这件事情上也非常适用,因病返贫的是大有人在的。在纪录片《生门》中一位叫陈小凤的产妇因为糖尿病出现大出血危机母子生命,自己需要输血维持,双胞胎女儿因为不足月生下来要放到保温箱里观察,医生告诉他们费用需要10-20万,这难坏了一家人,他们甚至想到了贷款、将子女送人等方法,但是都失败了,最后好在村民邻居都很善良,凑够了所有费用,但是未来孩子怎么养,借的钱怎么还都是问题。
在国家“保险姓保”的要求下,保险产品也越来越回归本质了,整个行业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还是心存顾虑,甚至思想传统,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购买保险产品的第一步障碍不是买那种产品而是抓紧时间转变理念!
饭饭是一名金融从业者,但是并不是保险业务员,因为一直都觉得保险配置不管是对家庭还是个人,不管是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重疾险简单总结下,有不准确的地方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送到后台。如果您觉得饭饭写的不错,期待您点赞呦(害羞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