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起来昨天忘记写事件日记了,补上。
1、早上没有跑步(原因是路灯没开,害怕怕;另外也是有点懒了不想跑,就休息了一天)
2、走到下园+听书单狗推荐(银河铁道之夜+人间喜剧+我是猫+道林格雷的画像+人间失格,PS.这几篇应该都是昨天听的,但是好像不是一起听的,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就算到一起了)+图书馆看书
3、上GEB,考了试,argument diagram 没画好,文章没有好好看,不对,以后要改正 80mins
4、上人文课,发现级草和我一节课,嘿嘿嘿。50mins 感受很多,昨天的随笔里面已经写了,不赘述。唯一补充的一点是,天使之城有时间可以看看。爱,是永恒的话题。
5、跟妈妈讨论了关于《活着》的理解,主要是针对书单狗的解释的理解,即“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
6、看了英文版的《会饮》,竟然看的还行!!!加油,老邓书的话没有问题,走出舒适圈、突破自己、坚持住欧耶!!!!!!还看了《爱是光着脚的哲学》,超好看!!!!!!!!!!!!!!!以至于都没时间写事件日记,哈哈哈哈哈
还是想说一个补充。
“5、跟妈妈讨论了关于《活着》的理解,主要是针对书单狗的解释的理解,即“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
妈妈觉得这个观点过于平淡了,认为人生应该有意义。比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或高老头-就是为了钱而生。人各有志,但总要为了点什么才活在世界上,活着,总归是要有点意义的。我的想法则不然,一方面是因为我最近一直在加深对“独立思考、平等尊重”的理解和追求,在刻意地让自己不断地减少自性中的偏见(可能来源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在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尽可能的让自己变得“理性”,这里的理性,可能更多地偏向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局外人》里体现的抽离客观。因此我觉得余华的这部作品给我的感受(也不能这么说,事实上我还是没有资格做评判的,虽然看过电影和无数的解说,但还没有看过原作,这样说太过不负责任-对我自己的语言不负责任。在这里就仅对书单狗的解说在我看来的合理之处发表看法吧),除去特定时代下对政治、社会的思考之外,把“活着”用一个人、一个生命的角度来体验和观察,作为生命的内在生命力,是否与外界无关?自然赋予生命的特定属性,需要外在来给予“意义”么?或者说,活着,需要意义么?
人往往都不满足于已有的一切,总是想要探索与革新,想要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进发。总想要弄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也总在追问生命的意义,“我到底为什么而活?”。人总在强调要脱离物质世界的虚幻,追求精神和思想的永生。
可在这种追寻的过程中,会不会往往过激了呢?会不会在一直向前看、向上看的时候,忽略了很多基础的东西?或者说能不能从另一个方向设想一下?
比如——真的有必要讨论“意义”么?想的明白又如何,想不明白又如何?人本动物,是生态链中的一环、万物中的一种而已,为何总给自己加戏,做一些可笑的挣扎呢?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未必没有道理。
我经过一天的思索,结合妈妈的看法对我的启发,在今天给出了如下的答案:
首先,一切的基础还是那句话,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
每个人生来都有活着和思考的权利,更拥有有自己独立看法的权利。思考活着是否有意义、是否要为了什么而活着,甚至去不去思考,都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我们倾听别人的选择以及得出的结果,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做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为了普度天下众生;有些人选择“我思故我在”;有些人选择“天行有道,顺应自然”;也有些人选择“咸鱼废柴”。
我并不觉得那一种更崇高、要推崇,哪一种就很小我、要批判。因为我没有权利去评判别人,也认为我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天下何必大同,又何必纷异?辩证自处,万物归心,认得、认清自己的内心,于我是最终归处。
人生的旅程,就是不断的发现“自我”的过程,是我目前智力所能理解的结果和思考之后的选择。
福贵最后“活着”,我认为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认清生活面目后的仍旧热爱生活,但后一个“生活”,可能不是出自他社会性的一面,而是出自于自然性的一面作为一个生命的对生命的热爱——即“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另一种是,像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年事已高(但不是老年痴呆的情况下),对儿孙的死无感的(赵阿姨的妈妈在儿子去世后没有任何变化;曾有一个老人在五个孩子相继去世后也是没有任何触动,等等),麻木无情也好、真的不受人性所扰到达“自性”的状态也罢,是否是伴随着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上的原生的、内在的“生命力”(这里无褒贬,我大胆猜测是基因中的某种还没被人类认知的东西~)使然呢?(还想说的是,我对“顽强的生命力”中的“顽强”,有些人将之作为积极向上的代表词汇,而我保持审慎中立的态度。)
最后,人往往会“感动”、“同情”。我之前亦然,但现在也如同上面的问题一样审慎。
人自以为的对别人的同情、为别人的遗憾,是否在某种层面上,都是一种站在制高点上的、因道德施舍而带来的自己的心理满足和道德实现呢?
我们有资格去评判他人到底是“富足”还是“苦难”么?我们在做出评判的同时,是否就是把别人的一切,强硬地拉扯到我们自己构建的世界观、价值观里面了呢?
所以我不推崇“同情”,而是更加平等、尊重的“理解”,不让我们的某些个人需要引导(有些时候是误导)和驱使(有些时候是胁迫)我们对他人的看法,真正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他之所看想他之所想。允许他人和我们的不同,,能在滚滚洪流中保持住自我,也能够不以各种形式施压于他人,才是我认为的最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