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流量:愿所有的青春都不散场

周日,38度,融化人的天气。

闺蜜闲聊中,突然说起周杰伦打榜一事。听得多年不关注娱乐圈的我一愣一愣的。晚上回到家,点开闺蜜发在群里的微博打榜贴,赶紧补课。

原来事情始于豆瓣网友的发帖,拿微博超话排名说事儿,质疑周杰伦的粉丝数量。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这一问可就捅了马蜂窝。对于广大从小听周杰伦长大的80/90后,质疑周杰伦,某种程度上就是质疑他们的青春。

时光飘到19年前,周杰伦第一张个人专辑《JAY》发行,从此中国的流行音乐多了一个特立独行、风格迥异的音乐人。在之后的N多年里,周杰伦凭借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创立了自己的音乐时代。走到今天,成就不需赘述。而见证这一过程的我们,也听着他的歌,慢慢长大,从不谙世事的少年,变成而今独自摸爬滚打的社会人。

作为路人粉一枚,虽比不上资深粉丝那种刻骨铭心,但周杰伦三个字也是青葱岁月至今一个神圣的存在。高兴的时候听,悲伤的时候听,沮丧的时候听,愤怒的时候还在听。仿佛歌里自带魔力,可以抚平一切的情绪。曾经开玩笑地跟别人说,如果某一天我跟你说,连周杰伦的歌都挽救不了了,那就真是没救了。KTV里的歌单,永远都有它的存在。玩抖音以后,每个周董的片段无一例外的都会点赞。线上活动不怎么参与,但是看到演唱会的消息也会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迫不及待地去看是否有自己的城市。

佛系归佛系,但是不容触碰。

只是在当今流量至上的时代,数据不知道何时成为了首推的标杆。一时间,流量明星成为了资本和娱乐圈的宠儿。各家粉丝都在努力为自家idol刷榜,而新一代的明星,或者更准确地说——偶像,跨过次元,被自家粉丝推上了神坛。这本无可厚非,但硬要互相攀比,任意质疑,那之后的后果确实非人力可控。

周杰伦的粉丝,就是被这样激起了沉睡已久的怒意。估计内心都在碎碎念:老虎不发威,当我们是病猫么。短短几天,从零开始,年轻的新粉和“中老年”老粉传帮带,现学现卖,从完全不懂什么是微博超话打榜,到以火箭的速度从几十位的排名,迅速登顶,以一亿这个数字打破了微博记录,成为了周末最受关注的娱乐现象。而维持了一年之久榜首的IKUN,在这一轮始料未及的所谓“中老年粉丝团”操盘中安静了下来。

这个结果一出,实力与情怀牌胜。各大媒体纷纷发声,核心思想都是音乐要靠时间来检验,实力才能说明一切。这个论调符合了现在圈内越来越注重质量的趋势,大概是长时间被低质量的作品荼毒的结果。

狂欢结束,冷静下来想想,其实归根到底,无非是代际之间关于青春的一场碰撞,双方都攥紧拳头,用各自的方式维护着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不容碰触。你有你的青春,我有我的青春,输赢并没有太多意义, 自己懂得就足够了。我们怀念,我们祭奠,我们守望,坚持的是信仰,也是自我。

愿所有的青春都不散场~~

听首周董的歌,洗洗睡,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