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某市的一名记者。
无意中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向内,我愿是故乡的摆渡人》,萌发了想采访主人公皮皮的念头。这是一个十三年坚持每天为家乡拍摄一组照片的摄影爱好者。
仔细阅读了文章,也得到了联系方式,但我又被拖延症耽搁了几天。
一个周五的上午,自己独坐在办公室,很安静。阳光照进来,很惬意。
于是,想起了这位采访者,觉得该是时候了。
拿起办公室座机拨号,电话那头接起,不算清朗的男性声音,“喂”。
我自报名字和职业,对方礼貌的问候。但信号不是很好,果然,他补充道“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稍后回复你好吗?”
这种状况经常出现,做记者就得时常迁就对方的时间,我不着急的回答“好的。”
本想着上午的采访会泡汤,哪知,中午12点10分,收到一条很长很长很长的微信。
一看,是皮皮。
他很认真的回答了我之前用微信写出的采访题目,每条逐个回复。细致到连文字的空格、段落都很整齐。
我内心竖起了拇指。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挖掘他更多的内容。(因为皮皮经常的平江县的大山里,所以我用电话访问。)
记者的职业病就是采访过程中,一定直奔主题,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有时候甚至打断对方。和皮皮的交谈,我也是如此。他被我打断了几回,也不知道他发现没有。但不知不觉,我却被他的故事带“跑”了。
皮皮告诉我,他是个80后,爱好摄影,已经拍摄了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他没有工作,就是抱着借来的照相机,单反,在平江县的大山里,村落里,东奔西跑。拍崇山峻岭,拍余晖落日,拍云层迷雾,拍村庄里喜悦的笑脸,拍村民朴实的动作。
“真好,很有‘80’后的freestaly。”我说。
当我问到,你的收入来源是?皮皮很坦然地答,“我没有工作,唯一的收入就是,微友们看到我的图片后,想买回去挂在家里或者办公室。”
“那你的家人支持你吗”?我又问,“全都支持,尤其是我的父亲和妻子。”他似乎有些自豪。
“啊?他们不担心你怎么生存吗?”我惊讶。
“起初也担心,后来看到我勉强能维持家里的开支,也就放心了。这点我挺感谢他们的。”
确实感谢,也很感动。很多事情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才会如此义无反顾。
皮皮说,其实每张图片背后都是辛苦的,起早贪黑,翻山越岭,有时候还有生命危险。记得有一次他在三墩乡的三峰尖拍摄日出。四点多就上山了,结果由于天还是漆黑的,拍摄角度没有选好,太阳又快要出来了。为了取到更好的构图,只好摸黑奔跑,结果一脚踩空差点掉下悬崖,三角架挂住树枝救了他。“那一次摔坏了一枚镜头,爬起来虽然惊魂未定,但我歪打正着找到了好角度,快门一按拍好了一组日出图。”电话那头,皮皮还傻乐着。
我听着,心跟着一紧。暗暗的佩服他。
皮皮说,他一周至少有4天时间是在大山里拍摄。起初骑着自己的摩托,现在朋友送了他一台二手的小型越野车,穿梭的步伐也比从前快多了。如今,皮皮一天天有名气了,有许多老板想高价投资他做生意,皮皮原本可以趁此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他都拒绝了,他说,我不想被束缚,做我喜欢的事情再苦再累都开心。
现在,他正在找房屋,准备居住在大山里。妻子跟随他一起。“我妻子也喜欢摄影,给她买了一台小相机,她每天也拍拍这拍拍那。”
听完,我的脑海里脑补着皮皮一家的状态。好一幅自如的画面,好一段惬意的生活。
纯粹的追求梦想,有多少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