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作”转发罗敏畅老师群内交流记录

        我所理解的共情,不是嘴巴上说的那句话“噢,妈妈理解你,是因为....”,然后,马上提到如何解决事情上来。

        理解情绪,是解决问题的前面那个步骤,不是同时存在的。

        如果接受孩子情绪的时候,同时心里装着马上要解决问题,孩子会感受到,共情不是真诚的,也比较难有真正的连结。

        理解情绪的时候,就是对孩子的感受感兴趣,去尽可能同频感受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平复了,那接下来,解决问题。

        这里,家长相对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

        1、共情和解决问题同时,而没有分先后;有时候孩子不接受家长情绪的理解,他觉得很假。

2、接受完情绪之后,把解决问题给忘了,或者就这么带过去了。

第1种错误做法,比较容易导致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不真诚,讨论问题如何解决的时候不配合。

第2种错误的做法,相对容易导致孩子比较自我,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但是行为却没有边界。

记得一个做法就好:1,要有先后顺序,先接受情绪,再解决问题;2,要完整,不能只有接受情绪,或者只有解决问题。要两个环节都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大学生兼职是很平常的事,一来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自己赚点零花钱可以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去旅游什么的,再者...
    zoebabe阅读 2,962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