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整理慧雅讲坛稿子时,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超出了字数,如果直接删掉一部分实在可惜,思来想去,故再额外整理一篇简书来保存记录。
求人之志章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要在平时做到广泛学习,勤于思考,不懂就问,这样做才能使自己的智慧比别人增长得更快。一个人很聪明并不代表他就有智慧,聪明多为天生,不可强求。而智慧都是后天养成,需要靠学习积累慢慢沉淀。聪明如果不能上升为智慧,只能算是小聪明,难以成大事。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除了广泛学习之外,还要善于聆听智者的教诲,对学到的知识加以梳理,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地实践和思考,最后转换成自己的智慧。
所以日常我们一定要多读,多看,多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遵义章——薄施厚望者不报
想用小恩惠换取大回报的人是不能如愿以偿的。想要得到就要先付出,不要付出一点点就想马上得到回报。就像种庄稼一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而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想收获更多,那你就得先播种下更多。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要先去怎样对待别人,这是简单而永恒的道理。另外,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最好抱着不求回报的态度,这样才能让帮助别人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除了对人,对己的道理也是如此,想要有大回报,前期你的不断努力和付出就必不可少。如果你想得到金钱,那你就要先花钱去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爱好更好的发展,那你就要先花精力去准备能让爱好发展壮大的土壤和环境;如果你想得到灵活自在的时间,那你就要先付出更多每天工作之外的时间。我们身为教师更是如此。在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有一位历史教师这样说道: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那么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也给了我们答案: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总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我们都要知道:付出不一定有百分百的收获,但是不付出肯定是不会有一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