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不久前,微博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近半年内微博可见”。当这个功能上线时,我立马联想到了微信“仅三天可见”的功能。不时翻翻微信通讯录,点进某位微信好友的朋友圈,看到的却是一行令人失望的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的状态或者说曾经设置过这样的状态。而有数据显示,在7亿多微信用户中,竟有1亿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微信和微博作为国内使用极其广泛的两个社交平台,让每个人都能记录和分享生活,而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却选择封闭自己的社交动态?

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爱好。而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社交越来越广泛,好友圈越来越大,每个人的独特观念似乎成为了一个束缚。在众多“好友”中,总会有不认可你的观念,不爱你所爱的人。而这样,就会给你带来无形的压力,本来发朋友圈是一件愉悦自己的轻松事,却因为压力,在每次发朋友圈之前,考虑各种各样的事,分各种组,改无数次文案,不停地纠结。在多次这样艰难地发出一条朋友圈的经历后,干脆就不向别人展现出来,或是把开放时间缩得越来越短。每个人多少还是会刻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把希望别人看到的部分展现出来,所以有时自我表达的需求就被压抑了,而这些功能就提供了释放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情绪的场所。

而微博是一个更加公开的平台,你想看一个人的动态甚至不必相互成为好友,只需按下关注就能看到他的动态。微博上更多的是你素不相识的人,比微信使用的更为自由,很多人在微博和微信发的内容仿佛两个人。也有很多博主发布很多实用的帖子,给用户带来很实在的帮助。但在功能上线没多长时间里,就有很多用户设置了微博半年可见,也有许多公众人物为了更好保护自己的隐私,使用了这个功能。种种现象都说明着,在社交环境逐步开阔的同时,人们的社交压力也在变大,理论上属于自己的社交动态,私人性却并不是那么强。每个人精心打造的朋友圈,改变了一贯的自己去迎合大家的“口味”,被舆论和看法限制。社交功能给了你“隐藏”自己的权利,但真正的自己又去哪了呢?

我认为,不能一口咬定这些功能就是无益处的,既然有这么多人选择去使用,它也有它的作用和优点。我们不能去要求每个人去公开展现自己的生活,但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是,要怎样在更复杂的网络世界里,找到真实的自我,做着更真实的自己,发着“我”的朋友圈,发着“我”的微博。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你无聊点进一个朋友的朋友圈,结果发现,对方设置了三天可见。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近日,微博...
    张艾桐阅读 2,074评论 0 1
  • “你朋友圈三天可见,咱俩还有加好友的必要吗?” “你觉得没有,那就没有吧。”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国庆接受采访时说,...
    ad13227af2a1阅读 1,232评论 1 1
  • 前段时间了解了一下tolua在unity3d中的使用,因为使用了FairyGUI来编辑游戏中需要的UI,正好Fai...
    qufl阅读 10,424评论 3 51
  • 总有一些东西,只有你失去后才明白它曾有多珍贵。 ——题...
    传说背影阅读 582评论 0 1
  • 跟我走吧,忐忑给你,情书给你,不眠的夜给你,四月的清晨给你,雪糕的第一口给你,海底捞最后一颗鱼丸给你,手给你,怀抱...
    大牌出场阅读 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