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城地处东天山北麓,典型的冬冷夏凉,春秋不明显,好像只有冬天和夏天。十一就开始供暖,预示着我们的冬天就要来了。
进入冬季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起床就能外出锻炼,冷空气对我这个岁数的人已经不太友好。
睡到自然醒,冲点燕麦片啥的让胃里暖和一点,这才能迎着升起的太阳出门,路线就两条:一条沿着古城墙、路过德胜门、直奔天马超市顺带购买当天的基本生活用品;另一条则是相反的方向,健步走30分钟就到了那家特色蔬菜、水果店,日日新鲜。
来回健步走一个小时,途中听书,顺带在健身器材上甩甩胳臂、蹬蹬腿。
脑壳呼吸过新鲜空气格外清醒,身体状态也是最佳状态,戴上耳机隔绝外界的噪音干扰,再冲一杯速溶白咖啡,打开电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噼里啪啦”,咖啡的香气盘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沉浸在自我的天地里自得其乐。
忙完敲字的任务也到了做午饭的时间,习惯性看看平台的数据,多少也无所谓,我蠢属于享受码字的乐趣。
午饭也相对简单:米饭、拉条子和饺子随意切换。
丢下饭碗那一刻,困意袭来,这是一段不想被打扰的时光,哪怕迷糊半个小时,曾经绷紧的脑壳也得到了放松。
下午的时光相对放松,与花草对望,打理家里的卫生,听听那些老歌,回忆青春:《童年》《粉红的回忆》《梦驼铃》《骏马奔腾保边疆》《十五的月亮》等百听不厌,而那些流行的元素,我这个老古板无法接受。
晚饭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一根玉米棒配一杯牛奶就搞定。
也许是年龄的关系,记忆力明显下降,餐桌上放一沓稿纸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
以前喜欢慢跑起步就三挡,现在只能健步走;
年轻那会无肉不欢,尤其喜欢羊肉焖饼子,大块吃肉的感觉真爽,可能是忙碌状态消耗多,身材体重让我小小自豪。而如今尽管饮食十分克制,体重依然不受控制“蹭蹭”往上涨,由它去吧,我已经努力了!
晚饭后的静时光惬意慢慢,一边泡脚一边打开一本纸张书看上几页,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感知他们的生存空间。
最喜欢也最渴望的就是做睡前拉伸运动时,听一个读书博主自己写的讲书稿,一个小时的时间讲一本名著,这个过程中拉伸运动也没有那么枯燥了。
躺在床上才是一天最快乐的时光:不刻意做什么,打手游、刷视频,都不用费脑子,睡意袭来手机扔在一边进入梦乡。
小时候忙着成长;盛年时期又无法控住地想要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到了壮年时期既要挣钱养家还要担心被职场淘汰。
而如今慌慌张张跑完职场才发现:人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收入骤减;体力大不如以前。
怎么办?等着岁月继续摧残?还是自我拯救?我选择了静时光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运动、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独处里感受曾经向往的生活状态。
一天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