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名為證成道理?】
這是第三個道理,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怎麼叫做「證成道理」呢?下面「標」。
黃二、標
【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
「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我們的生命體,有色蘊、受、想、行、識這麼多的蘊,這麼多的蘊都不是永久的,都是有變化的;像那個小孩,由嬰兒變成一個小孩,小孩變成一個少年,少年變成一個壯年,壯年就變成個白髮的老翁了,就是在變,一直在變。這表示什麼呢?這「常」就是不變的意思,永久是那樣子,就是不變。現在沒有不變這件事,都是有變的,就是有如意的事情、有不如意的事情,可能由不如意變成如意,也可能由如意又變成不如意,總都是在變,你不能夠能控制它,你不能控制他的。有智慧的人好一點,比較好一點,沒有智慧的人就是很苦惱,在無常裡面就是有苦,不管你有沒有智慧,總而言之這非變不可,「皆是無常」的。
阿育王他的兒,他的大兒子眼睛非常…,長得美,其他的就不說了,這眼睛非常美。因為阿育王信佛,當然常到廟上去聽法師講經,他也帶他兒子去,這廟上裡面的這些…耶舍尊者,很多的聖人,有神通的聖人一看就知道了,特別地為他的兒子說「眼無常」,特別地講這句話。因為什麼呢?因為他將來這個眼睛要失掉的,要失掉的,所以先叫他修無常觀,將來眼睛失掉的時候,這苦惱會輕一點,是這樣意思。
本來這個人,都是大福德人,大福德人也有苦惱的事情,所以佛預先告訴我們無常的。當然說無常…,已經這樣子了,你一下子不能解脫嘛,所以告訴你,暫時減輕你的苦惱,所以告訴你無常。實在說無常的道理不只是這樣子,是告訴你根本地要解決這個無常,那就非要得聖道才可以。
所以這上面說「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因為什麼它是無常呢?他要變呢?因為這一切的事情,都是眾多的因緣合和生起來的,眾多的因緣也要變,所以眾緣所生法它就非變不可,它不能不變。譬如說我們靠吃飯,這個身體才有精神做事,但是你吃飯…今天也吃飯,明天也吃飯,但是飯有問題,裡面有營養也有毒素,所以有的時候身體健康,有的時候有病了,就是這樣子。所以眾緣所生的法都是會變的,你想不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苦」,因為無常了所以就「苦」,你就痛苦了,沒辦法,你不能不苦的,你想不苦不可能;除非是得了聖道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在苦中而能不苦,沒得聖道的人就不行。所以我們出家人應該想一想,有個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原來是在家人,在家人嘛我這樣處理事情,有事情來的時候,我這樣觀察,這樣採取行動做這些事情;我現在出了家的時候,我還照以前那個作風去處理事情嗎?那樣做對不對呢?有沒有想這個問題?如果出了家的時候,完全不改變,還用以前的方法去處理事情,那你究竟是出家?沒出家呢?這是一個道理。
我不是佛教徒,我原來我不相信佛教,那麼我的思想行為是這樣子;我現在相信了佛法的時候,我在學習佛法,學習佛法以後,我的思想行為是改變?是沒改變?這也是有事情的。
現在這上說:一切蘊皆是無常,是眾緣所生,所以是無常;無常所以是苦,所以就是苦的。這個苦裡邊呢,所以就是「無我」,這文義應該這麼說就是「無我」。這苦怎麼是「無我」呢?這「我」是自在的意思。這「自在」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想要怎麼地就怎麼地,沒有人能影響我,那叫「自在」。現在苦惱來了的時候,你這個自在義還存在不存在?苦惱來了的時候你不自在,你想不要苦;不可以。譬如說去看醫生,看醫生也可能會看好,也可能還沒看好,你不能作主的,那就表示是「無我」,苦所以表示是「無我」的。
「無我」所以就是「空」的,這裡邊你所希望的如意的事情都沒有,都沒有了,所以叫做「空」。
頭幾天講的那個:「髮從今夜白,花是去年紅,何必待零落,然後始知空」,其實頭髮一白了,你就應該知道這是空的了,小小地知道有一點消息,就應該明白了世間上都是空,你原來費了很大的勁頭,就算是成功了也非死掉不可的,所以這就是「空」啊!不是真的呀!
「由三量故,如實觀察」,這個一切蘊都是無常,是眾緣所生、是苦、是空、是無我的,佛這麼說了,那麼你還應該再觀察一下,你再觀察。怎麼觀察呢?「由三種量」,這個「量」按我們說的白話,就是個標準,用這個做標準去觀察這件事,觀察這個無常、苦、空、無我,這樣意思。「如實觀察」,就是真實地,一點不可以馬虎地,你要深入地去觀察這個道理。
這是「標」,下面就列出來,說「三量」是什麼呢?
黃三、列
【謂由至教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
「謂由至教量故」,這個「至教量」就是佛說的法語,這個「至教」怎麼講呢?就至極的教,就是最深奧,最適合標準的了,就最高深最圓滿的這種教導。這個就是佛所說的法語,才能達到這個標準。這是個「量」,就是看佛怎麼說,我用它作尺去量一量,就是這個意思,用佛說的法語就來量一量,一切蘊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去思惟去。
「由現量故」,這個「現量」就是現前的境界,現前的境界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你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識;這眼識、我看見這些都有光明,這就是「現量」,事實是這樣子;你說這現在屋子裡有條龍,我眼睛看不見,你說得不對,這裡沒有龍,這叫做「現量」,是這個意思。這表示什麼呢?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它所接觸的境界,是真實有這回事,這是真實;如果沒有這件事,那就前五識不能接觸,這是這樣意思。當然這第六意識問題太多,有的時候搞錯了,這第六意識會有這個事情,但是若是你能夠有禪定的話,它也有現量,也會有現量。
「由比量故」,這個「比量」是什麼意思呢?就由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推論不知道的事情,也可以知道了。說我原來我看見這個牛,我看見一條牛,牛有兩個角,後來我又看在牆,有個牆擋住了,但露出來兩個角,喔!這可能是牛。就是這樣子,由已知的數來推知未知的數,那麼叫做「比量」,就是這樣意思。「由比量故」,也可以推知這件事。
這是列出來這三量的名字,下面第四科解釋。
黃四、釋
【由此三量證驗道理。】
我們佛教徒不迷信,就是得到了一個消息,然後你要用這樣的量去觀察去,是對不對?不是說你說我就相信,不是這樣意思。我要經過我的觀察:啊!是對的!是合乎真理!然後我才能相信的。佛教徒是這麼個態度,是這樣意思。「由此三量證驗道理」。
《披尋記》八六九頁:
《謂由至教量故等者:此中三量,如聞所成地廣釋應知(陵本十五卷八頁)。》
這我們已經學過了。
【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
這個解釋。「諸有智者」,這「由此三量證驗道理」就是指我們佛教徒,佛教徒都是有智慧的人,因為什麼有智慧?因為他學習佛法了,佛法是佛所證悟的,佛是大智慧人,所以你學習佛所說的法,你也就有智慧了,就稱之為「智者」,「諸有智者」。
「心正執受」,就是你對佛說的這個正教量,這個至教量,你能夠領受。當然我們佛教徒對於佛有信心,所以佛說的法語我領受,領受了以後,「執」就是不容易失掉了的,譬如說有人說:「佛法是迷信」,你心裡不動,不動搖。如果有人說:迷信,你就不信佛了,那就不是執受,你捉不住了,不是「執受」。當然這上面就是你要學習了佛法,經過了一番的學習,你才能達到這個程度,你能夠執受佛的至教量,去觀察一切法,這一切蘊無常、苦、空、無我,這樣執受,這樣子你就得到智慧了,「心能執受」。
「安置」,這個「安置」這個話呢?譬如說這個佛說:諸蘊、一切法是無常的,你也是相信了,但是你沒在你心裡常常思惟觀察、沒有用,你的思想也不會改變的,還是不能的。「安置」就是你在心裡面要思惟觀察,才能夠在你心裡面,就把這個無常的智慧才能栽培,才能栽培起來,「安置」。因此而也可以栽培了很多的善根,這樣意思是「安置」。
「成立」,這個道理:一切法是無常的、是苦的、空的、是無我的,在你心裡就有這樣的思想了。這個文這樣說也可以,就是有佛法的至教量,還有現量,還有比量,這三量你都能夠執受,然後你能夠思惟觀察,在心裡面就安置,就去栽培你這個無常、苦、空、無我的智慧,去栽培,最後這個智慧成立了,你心裡面有這個智慧。那最少是個阿羅漢了,你若這樣做的時候,至少是個阿羅漢了。
這樣子,說「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是什麼呢?就是「謂一切蘊」都是「無常」的,一切蘊都是「眾緣生性」、都是苦、是空性、是無我的體性,你成功了,你就得到這種智慧了。
《披尋記》八六九頁:
《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者:於至教量生淨信解,是名執受。於現量中能生正見種諸善根,是名安置。於比量中令義決了,是名成立。》
「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者,於至教量生淨信解」,佛說的話,我們佛教徒對於佛說的話,就會有清淨的信心去明白這個道理,而不會有疑惑的,若心裡頭有懷疑,那你這個信就不清淨了,「是名」叫做「執受」,這個執受這樣意思。「於現量中能生正見,種諸善根」,在眼識、耳識乃至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從這裡面去觀察,你就「於現量中能生正見」,能引發出來你佛法的正見,也就是智慧,你就會「種諸善根」,就栽培了很多的善法,你就會修學戒定慧了,「是名」叫做「安置」。「於比量中令義決了」,經過你的智慧的比量,你就對無常、無我、苦、空的道理決了,就沒有疑問地明了了,「是名」叫做「成立」。
這樣他是單獨配,這個「心正執受」配這個「至教量」,這個「安置」配「現量」,「成立」算是「比量」。但是我在想應該統起來說這三量,你執受這個三量,然後去栽培自己,然後最後你成功了,就叫做「成立」,這麼講也可以。
黃五、結
【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前面這一段文就叫做「證成道理」。
(2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