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叶的小姑娘
文/图/摄影 徐媛媛
我的家乡虽并非名茶的产地,却也产茶。是丘陵山区,并没有很大的山,那些有点起伏不便耕种的山坡便被种了茶树。用来采茶的茶树都半人多高,正好人站着采。一直很疑惑那茶树小的时候怎么采,因为一直弯着腰干活是很累的。但我看到雇人去采的茶树都刚好半人高,这个疑问一直没有解开。
采茶有点抢收的意思,因为清明前后的茶价是相差很大的。因而种了茶园的人家,自家肯定人手不够,都会雇人去采茶。雇的都是女人,小姑娘,中年妇女,有时也有年纪大点又还不算太大的老太太。采茶的天大半都是好天,不知道是因为雨天不方便采还是雨天采的叶子不方便烘制成茶。那茶园并没有门,只是在山坡上像寻常的地一般种着一排排茶树。茶树的主人家也并不需要去吆喝着雇人,到了要采的时候,附近村子的女人们会自己过来。
清晨采的茶叶是最鲜嫩的,似乎比中午那被太阳晒干露水的总带点灵气,所以采茶都会赶早。前一天,相好的几个姑娘媳妇就会相约去采茶。天蒙蒙亮,叫上约好的人就出发了,到了茶园,竟然已经有人在采了。不需要和主人打招呼,在腰上系上个箩筐或者袋子就可以直接干活。拣那枝头的芽尖掐下放进腰间的容器里,都说喝的茶有清香,可那嫩叶的香味比那烘好的茶又不知好闻多少倍那。尤其是头几拨采的那毛尖的叶子,烘好的茶也是最值钱的。采个几轮下来,春深了,叶子都发大了,那时采的大叶子茶就廉价了很多。
采茶的活并不怎么累,就是枯燥,一直重复同样的动作。那时还没有MP3之类可以消遣的东西,大家就聚在一起边采边说话。也有不说话只是闷头采的,那样的采的叶子就比较一致,效率也高些。开始的时候,天只是蒙蒙亮,地上杂草上的露水会把鞋子打湿,但空气就尤为好,箩筐里采下的叶子又清香四溢,就忍不住深呼吸。渐渐的,太阳出来了,打湿的鞋子也就干了。春天的太阳并不怎么晒,戴不戴帽子关系也不大,暖暖的晒在身上很舒服。到了九、十点钟,却开始有点嫌热,因为早晨出发时还是有点凉意多穿了件衣服的,于是有的就脱掉件衣服继续。远远的看那采茶的景致也是很好看的。蓝天白云,暖暖的阳光,一个个鲜艳的人影点缀在碧绿的茶树间。看了就觉得可以入画的。
太阳出来后,主人家就会挑个大箩筐放在一边等着收茶叶。并没有约定结束的时候,采到不想采的时候,就可以把采下的茶叶交给主人去过秤。然后按采一两多少钱算出该得的,拿上钱就可以回家了。那是老实的做法,也有不老实的。不老实的就想把采的叶子带回家去自己喝(这里的人多少是会烘茶的,就是手艺高低不同而已)。于是就把茶叶偷偷的塞进衣服里,从主人坐着等的另一头走掉了,主人也往往并不能发现。
烘茶的理论是很简单的,就是用炒菜的大锅,烧上。把茶叶放进去用手抄着反复翻弄,等叶子的水分蒸发即可。但那火候很难把握,很容易就焦掉了。好在自己家里喝,并不怎么讲究。家乡的茶,名为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