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陌生人用很长的篇幅崩溃地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大体意思是:我性格很内向,领导和同事都给我贴不合群的标签。比如,我喜欢听歌,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副耳机,竟然被同事说闲话,虽然我知道他们都很low。我没有给他灌什么所谓的鸡汤,说什么所谓不合群是没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之类的,我觉得他最需要的是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下面是我的回答。
首先,行为都是由心理来支配的。表面原因是周围的一切都有敌意,实际上最根本的还是心理问题。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心智”这个概念,最开始我是从《把时间当做朋友》接触到的。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就好像大多数人看到问题就是问题,心态积极的人看到问题全是机遇。对于心态上的改变,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那么就先适当幸灾乐祸一下吧。其次,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很重要。最近,每当我特别想堕落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蹦出一个观念:认知能力受限。转念我又会想,我还就是乐意堕落,千金难买我乐意!但另一个我就会冷嘲着说:看吧,还是认知能力受限,因为看不到做某事带来的好处就会拒绝学习,既然你拒绝学习捞不到最后的好处,自然也就没动力学习了,所以我至少先要破除其中一个环节。要知道,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还有,真幸运你能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因为“说”往往杂乱无章,而“写”却能让问题更加系统化。我不知道你平时遇到问题总是一个人憋着乱想还是更加倾向于跟朋友或家人吐露。以前我是前者,所以因为我的一意孤行犯了件很蠢的事,但相反的是,有好多在乎我的人都来帮助我。所以,能独立很好,但是心事都憋着也是消化不了的,反而还会引起其他潜在的“疾病”。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跟谁都要倾诉,你要找那些能给你提供指导性意见的人,否则,最后只会沦为一场闲谈。
最近接触到了一个“黄金思维圈”的概念,就是说如果你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培养自己问“why”的习惯,而不是简单地从“what”入手。我觉得真的很神奇诶,你可以找一些实例套用在生活和工作中。比如,那些说你买耳机显摆的同事是不是在借题发挥啊?(因为我觉得单纯为了自己喜欢的事而放弃明显的利益是一件很酷的事啊)平时是不是有什么行为或言语不当的地方,自己却浑然不知?(我觉得你可以试探性地问问关系比较好的同事)打个比方,可能某个时候“显得”比较小气的话,你可以去解释一下或者以后稍加注意。还有你的目的想跟同事处好关系,那再反推需要做什么呢?我觉得最近都在提倡什么“情商”,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平时主动打个招呼,多笑笑,还有平时买点小的零食什么的分享一下也是不错的吧。总之,方法很多,但你要慢慢来。还有,老板为什么给我贴上这么多不好的标签?先提出why,再找具体的“what”,如果你觉得再怎么做也无法改善的话,仍然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不抱怨,另一个是老子要走人。你说反正想想别的公司也这样,那你之前的公司怎么不呢?因为现在的你对未来的改变有些感到害怕罢了。
在《逻辑思维》提出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很重要的能力:就事论事。其实跟同事处好关系和有自己的爱好并不矛盾啊,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就做自己喜欢的事,该与同事处理好关系就跟同事处理好关系。专注于当下,就是破纠结最好的法门。我是一个绷功比较弱的人,谁愿意总是端着自己?(不过,有时该端着还是得端着啊。)其实这样真的一定不好吗?也不见得。比如说遇到事情的时候,我该生气时就生气,然后该跟别人好时就跟别人好。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我是这样的性格,谁也不会把我当坏人来看,跟我交往的时候不需要玩什么心眼,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罗永浩的朋友,在一个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公司工作,却对很多人的阴谋诡计完全无感,看见就跟没看见一样。但是他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在业务上非常棒。这样一个人,最后反而成了那个环境里面的最后赢家,现在官还当得挺大。
其实你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觉得我喜欢一个人独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人际交往真累。大冰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你喜欢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能力去喜欢,是否有尽力去触碰,是否有定力去坚守,是否有魄力去取舍,是否有权利去选择。还有,最近看柴静的《看见》我又有了新的感触,之前她认为有些采访对象臭名昭著,所以毅然地拒绝一些选题。而现在柴静越来越懂得记者的职责是提供事实,而不是情绪。也就是说,即使开始时不愿接触但毕竟是职责,何况,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地存在着,社会自然离不开社交,即使你不喜欢,所以你只能做更恰当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儿地去抱怨。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我真怕你来一句“道理我都懂,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还是反驳一句,去做才知道有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