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方舟入职了大约一个多月之后,局里给了他一个工作任务,让他起草当年三季度的财务分析报告。他花了大约一天的时间起草完毕,将3000多字的稿子交给了办公室主任姜贵峰。
“写的不错,提出的三条措施也都比较有力,而且符合实际!”姜主任边看稿子边说。
“小王,你尽快打印一下,打印完以后交给高总。”
姜主任所说的“高总”名叫高云峰,是行署医药管理局的二级机构“北药中心”的总工程师,同时兼任行署医药管理局的副局长,是这个单位的二把手,面容非常和善。但是方舟与他交谈不多,工作上还没有什么交集。
过了一天,打字员王丽芳来到了综合业务科,对刘方舟说:“刘方舟,高总请你到他的办公室去一下!”
“咚咚咚!”
“请进!”
方舟来到高总的办公室,高总连忙请方舟坐下,非常和蔼的问道:“方舟,你家是哪儿的呀?”
“我家是宋集屯煤矿的。”
“你在哪儿毕业?”
“我从省财专毕业。”
“你写的财务分析报告我看了,写得非常好!逻辑清楚、文字流畅,能看得出你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以前也读过不少书。这是你到局里来写的第一个大材料吗?”
“是的,高总,以前在综合业务科写过两个通知,科里的材料主要是科长写。”
“咱们局是新成立的,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又进了10多个大学生,我看可以成立一个团支部,由你作为主要候选人,你的意见怎么样?”
“高总,我就小学的时候当过学习委员,初中以后没再当过班干部,我怕我干不好。”
“这一路你也不容易,每一个能上大学的人都是一部奋斗史,不锻炼怎么知道能不能干?我很看好你!”
经过高总的操办,经由大家的选举,刘方舟成为了行署医药管理局的第一任团支部书记。
在当时,和方舟几乎同时到医药管理局的,还有一个叫方红的女同志,她个头不高,胖胖的圆脸,大大的眼睛,就住在方舟的隔壁。第一次见到方舟,她就眼睛发亮,静静的望了方舟好半天,当时方舟穿着一身假牌子的阿迪达斯运动服。
“真是个盼盼!” 方舟在心里说,他觉得这个女同志的样子很可爱。
过了两天,一个晚上,“盼盼”敲开了方舟的房门,手里拿着两个糖葫芦,递给了方舟一只,“吃吧,方舟,我看这糖葫芦挺好,给你也买了一个!”
“团支书提的比较快!”在刘方舟正式成为团支书之后,方红对他说。“我看你挺能说的!”她又补充了一句。
仅仅参加工作不到两个月,刘方舟已经身兼数职:行署医药管理局综合业务科科员、医药经贸公司会计(兼出纳员),医药经贸公司办公室秘书,行署医药管理局团支部书记。与此同时,他还代管着省医药管理局在辉河设立的医药分公司的账。虽然职务较多,但是工作内容并不太多,只是有时候局里和公司的工作有些撞车。
担任团支部书记之后,方舟发现大家比较喜欢玩一种叫做“五十K”的扑克游戏,而且有五个人会下围棋,于是提出在国庆节来临之前搞一个棋牌比赛,得到了局长的支持。
方舟起草了一个比赛方案,比赛设围棋、五子棋、跳棋、五十K四个项目,制定了比赛规则和报名办法。医药管理局、北药中心、医药经贸公司的所有干部职工全都报了名。
作为组织者,方舟只参加了一项围棋比赛,而且主动提出让其他4个人每个人4个子。
由于比赛项目比较多,活动进行了两天还没有结束。大家玩的热火朝天,完全沉浸在棋牌的乐趣中。
“比赛的进程怎么样了?”李局长和方舟进行围棋比赛中途的时候,他向方舟问道。
“两天进行不完,可能还需要一天时间。”
“你催大家加快一下进度,毕竟我们是在上班的时间搞这个活动,我再给你半天,争取再用半天的时间把活动搞完!”
“好的局座!”李局长经常利用中午的时间到医药经贸公司找方舟下棋。有时候方舟正在午睡,他就用手勾鼻子把方舟弄醒。混的熟了,方舟在公开场合叫一把手“局长”,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就叫他“局座”。
经过两天半的比赛,首届辉河行署医药系统棋牌大赛圆满结束了。刘方舟在这个局工作了一年半, 一共组织了两届棋牌大赛。
后来,方舟又利用经贸公司的办公场所举办了几场舞会,也很受大家的欢迎。
当时的行署医药管理局团支部归经委系统管,团委书记是一个和方舟几乎同龄的脸上胖乎乎的年轻人,他叫何文会,第一次经委系统团干部开会两个人就聊的挺投机。后来一问,他也会下围棋,于是共同话题越来越多。
“方舟,你们家不在辉河,周末没事的话,你就到我家来下棋,我向你请教请教!”
结果,刘方舟被评为1992年的经委系统优秀团干部。
由于局里、公司两边的工作经常撞车,逐渐引起了综合业务科科长的不满。
有一天,方舟在局里打完招呼之后正要去公司,科长问他:“我三天前给你的那个材料写完了吗?”
“还没有。”
“没写完你怎么不和我说一声?你还是太年轻,以后我安排你的每一件工作,你都要有个回音儿!”
“我知道了,科长,最近头绪确实有点多。”
“这事其实也不能怪你,现在你局里、公司两头跑,工作有时候撞车也是难免的!不行我就和局长建议一下,让你和局里的工作脱钩得了!”
可是李局长并不同意这么做,他还想每个月初看到方舟的财务报表呢,也需要方舟经常陪他下围棋。
有一天,方舟看到办公桌上有一封俄罗斯的来信,是来自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一个边贸公司的来信,看来和医药经贸公司的业务有关。
凭着以前的俄语基础,有几个不会的单词查了一下词典,方舟把这封信翻译了出来,并且在第一时间交给了公司经理。
“你还会俄语?以后有俄罗斯客人来访,有什么活动我们都带着你!”医药经贸公司的经理李强对方舟说。他是刚从计委调来的,以前曾兼任过计委两个科的科长。
“那可太好了,毕业之前其实我是想做一个俄语翻译的。”
有一天,李经理主动找到方舟说:“我那一天无意看到了你的毕业纪念册,你们同学对你的评价都很高啊!”
“那都是一些过溢之辞,其实我在财专的那几年挺狼狈的!”
那天以后,每当公司来了俄罗斯的客户,经理都让方舟跟着一起参与,但是俄罗斯人说的口语方舟大部分都听不太懂。
总体上讲,刘方舟的职业生涯开局顺利,医药局、医药经贸公司的一把手都很赏识他,但是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烦心事。
医药经贸公司原来的一把手叫黄世祥,圆硕的身体、笑容可掬的脸庞,长着一对虎牙,看着就像一只大熊猫,私下里方舟叫他“大盼盼”,叫翻译方红“小盼盼”,还是像上小学的时候喜欢给人起外号。
每一次集体会餐的时候,“大盼盼”都会主动的给大家报菜名,“来,这个叫‘水煮肉片’,是这个饭店的特色,大家都尝尝!”说完,主动给方舟的餐碟里夹了一些,“我这是公筷!”
但是后来,尤其是失去一把手的位置、由30多岁的李强担任经理后,他的心理就越来越不平衡,经常与“小盼盼”方红闹矛盾。
“他就是个草包,其实也挺可怜的,50多岁了,还什么事都想指手画脚,但是能力又不行。”“小盼盼”在方舟的面前抱怨道。
一天傍晚,“大盼盼”手里拿着两张票据,要求方舟给他支付现金,可是上面并没有一把手的签字。
“黄经理,这两张票据李经理还没签字呢。”
“那我代签一下!”说完,唰唰的在两张票据上签上了他的名字。
“可是李经理没和我说你可以代签呀?”坚持不给“大盼盼”报销。
“你可真教条,妈妈的!”说完,“大盼盼”气鼓鼓的走了。
第二天,方舟看到晃晃悠悠来到公司、嘴里打着饱嗝的大盼盼,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对他说:“以前我一直把你当成领导和长辈,可是昨天晚上你骂了我 ,你需要向我道歉。”
“我怎么可能骂你呢?你听错了吧?”昨天晚上都说了啥,“大盼盼”可能自己也忘了,他是既贪吃、又贪财,就像一只土拨鼠。
在方舟担任团支部书记大约两个月之后 ,公司调来了一个40多岁的业务员,高高的喉结,拉着公鸭嗓,看着就像一只猴子,小嘴叭叭的挺能说。他叫杜秀文,据说家是南方的。
方舟觉得与这家伙气场不合,所以平时不太主动搭理他。
那个时候,方舟已经有了一个出纳员。
一天,公司的二部经理宫宝和对方舟说:“我们都不在的时候,‘杜粑粑’归你领导,你工作忙不开的时候,可以安排他做一些事儿。”看来宫大哥也不喜欢这个姓杜的家伙。
结果有一天方舟安排“杜粑粑”写一个小通知的时候,这家伙不听招呼,说刘方舟没有权指挥他。
“这怎么能叫指挥呢?工作上不需要互相配合,互相成全吗?”
“我只负责业务,不负责写材料!”看他呲着满口金牙的样子,真像是一根又臭又硬的粑粑橛子。
结果没过半年,“杜粑粑”得了癌症,死了。
正在方舟对“杜粑粑”的死陷入沉思之中的时候,他接到了好友姚立新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