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拖延症,试试这两招

拖延症,相信不是少数人的“病症”;改变拖延症,也是很多人“发誓”要改变的痼疾,但定计划容易,想要彻底改变又是何其艰难。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不妨试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90年代创立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他将一个番茄时间分为30分钟,其中25分钟为工作、学习时间,5分钟为休息时间。每4个番茄时间后,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一般为15—30分钟,以此循环的工作方法。


番茄工作法能让人最大限度高度保持注意力,从而专注当前的工作、学习,高效利用、管理好当下时间,是很多成功人士都在用的高效管理时间的秘籍。

但也不是任何工作都适用番茄工作法,比如阅读,相比之下就以阅读到某章节更合适,而不是简单的用番茄工作法了。同时,在用番茄工作法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时,要防止被打断、保持高度的专注、同时要保证休息时间,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管理好有限的时间。

如果拖延的对象是孩子,不妨把番茄时间调整到更小的颗粒,比如从5分钟、10分钟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加时间的颗粒度。

另外,5分钟法则也是不错的选择,即先从专注的5分钟做起。比如在孩子写生字之前,可以先给孩子说,咱们设定一个5分钟的闹钟,就写5分钟。 然后陪孩子打开书本,5分钟就写3个生字。切忌不要要求孩子一次性完成整个作业量,让孩子从心底里减轻任务量带来的心里负担,让孩子明白,让她感到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焦虑。 他一旦开始行动,能用5分钟写、记3个生字,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专注和努力带来的小小喜悦。 同时要适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的肯定、赞扬,让孩子内心燃起希望、激起完成“任务”的斗志。

对于特别小的孩子,还可以把时间颗粒度调成3分钟。总之,具体时间的设定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灵活掌握,因人而异,孩子不抵触,有改观就好。

万事开头难,要想彻底改变拖延症,贵在坚持,番茄工作法也好,5分钟法则也好,一定要坚持,并在坚持地过程中发现坚持的美好、改变的魅力,相信一定会迎来旧貌换新颜的新局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