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至尊之稱。蓋稱天立教。示人不可玩忽之意。感如種植。應如花果。以此二字名篇。謂有感必應。亦隨感隨應。彰天道好還之理也。語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其感應之謂乎。通篇以首四句提綱。已括全篇之義。以下皆發明此四語。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至先須避之。乃統論神明糾察之密。罪罰之嚴。先啟人敬畏之心。是道則進。至當立三百善。言為善招福之報。苟或非義而動。至殃及子孫。言為惡招禍之報。下又於橫取枉殺二端。特重言之者。見其惡尤甚也。夫心起於善。至兇神已隨之。更推本於起念之初。即為神所鑒。福基禍胎。宜懍懍辯之於最初也。其有曾行惡事。至轉禍為福也。示勿因從前之過自棄。果能改過遷善。則轉禍為福。實為至易。此太上開示之本旨。所謂禍福無不自己求之。應前惟人自召之意。末總結以語視行三端。為奉行積累之格律。結句勵以勉行。勉之一字。為改過遷善之要訣。叮嚀之意。深切至矣。
《太上感應篇彙編》(1)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