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完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这话我不止说过一次。如果有人老拿这个问题来质疑我的判断能力,我会认为他是在侮辱我的智力。如果我足够骄傲,那么我停留在以前的状态就好,何必要去学新的东西?何必要偷时光来进行自我增值?难道我什么时候吹过牛,说过大话让人感觉我过于盲目,完全丧失了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乱给自己戴高帽?
除去这些是什么使你有自信在我面前如此骄傲不尊重我的意愿呢?难道因为我平易近人,你就可以随便对待我?朋友,永远不要把人家的善意当成是可以随意对待的苗头,那样太随便了。
现在我已经不太记得刘星泽前几天让我无语的全部情景了,依稀记得他如多年前的一位爱找茬朋友,一边说不觉得我唱歌好听,一边又用激将法让我向他展示歌喉,这种自相矛盾的折磨人方式让人心生反感,当事人却不懂得收练,一而再再而三挑战我的忍耐底线,完全不管我的情绪反应自顾自延长他的说教挑刺时间。自然我没办法对他感恩戴德,像一个逃兵对待乏味的体力训练一样,希望他能了解我的不快处境。
岂知对方越讲越来劲,不断把问题延伸到别的地方,我的厌烦心理在不断地扩大,到最后他成了我唯恐避之不及的大麻烦人。
不过,你不要以为我对他有多不满才写这些,我旨在表述朋友的共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我不能说我有多聪明,但自问对事物有一些判断能力,不会因为涉及到的人是自己或家人而去回避。对待自己,我首先就是自己的批评家,这样的我需要别人把我当成毫无头脑的三岁小孩去鞭笞吗?不要忘了我是人家的朋友之前首先是一个成年人,有自主判断能力的成年人!不喜欢人家指手画脚,说一些没有实际意义令人反感找茬的话。
很显然经此一事,我们的朋友关系会有一些变化,人总是会喜欢往舒服的地方靠,做朋友都不能舒舒服服自在在在,哪里还会有想去结交的念头?这样普通的情感普罗大众不是跟我一样吗?
人生有一些相似的遭遇会凑在一起,上周找驻唱遇到的九五后朋友,昨天一句话也没有跟他说过。讽刺啊!前几天弹钢琴的时候我还开小差跟他聊微信呢!猛然间发现我们的价值冲突太大了,说的话变成了岁月里的偷窥小丑一个劲的在傻笑,我于是乎警觉这好像又是一场纯粹浪费时间的对话。可是这之前还谈到了见面呢!如果我不是觉得见面太突兀的话,恐怕已经见面了呢!
你应当知道这些经历让我对手机又多了几分不满,尽管我现在写东西用的是它。没有手机的话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会少开很多小差,多一些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所以明天开始,我要监督自己的行为,把手机放在包里,除了吃饭时间其他时间只当闹钟使用。我必须要自己去克服钢琴弹不顺的烦闷心理,不能一遇到问题就去看手机。这是不好的习惯,更不能以需要跟人沟通为由,为这种陋习找托词。说到底是自己意志不够坚定,才会容易被动摇。
前几天看了一场电影——《帕特森》,一个公交车司机的史诗(诗人)。生活在21世纪的传统男人(幸运的人)——不用手机。我多希望像他一样可以把手机废掉,将更多的专注力放在现实生活里,而不是让手机成为生活的负担,排遣烦闷的避难所。
由我对待手机的态度,你可以想象我有多么讨厌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看手机了。似乎目前我遇到的老师当中,只有舞蹈老师和钢琴老师对我这个比较挑剔的学生给予尊重,没在我上课的时候玩手机了。此刻,我想再重复一次:“我并不完美,有不少小缺点,也有让自己厌恶的陋习;我也算不得太过聪明,有时候学东西甚至很笨,因为不懂不会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才去学。”
读者们,一个孜孜不倦求学的人,他会头脑发晕搞不清自己的分量,自视甚高妄自尊大吗?我得告诉你:“这辈子我都会谦逊地学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直到死亡向我张开罗网为止;如果你受到我的无礼对待,那绝对不是因为我骄傲,而是在于你太不懂得尊重我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