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电商人,还是做新媒体的人都会发现,从最开始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社群,直播;一波一波的都在快速的奔跑,根本就停不下来。2015年年初开始,大小社群开始兴起,对于社群而言,是风口,还是变局?
一.社群类型的构成
二.社群从0到1的搭建
三.社群的价值链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对于社交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简单的理解就是,人只要活下来,就渴求归属感。
人在生存中为了不让自己处于孤独,和活下去的勇气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同类。
于是点与点之间通过各种媒介的互动和链接,就形成了联系。链接点与点之间的线就是社交。
社交并非两个点之间的独立链接, 而是多点之间的交叉关联就形成了面,并且在不断的筛选、淘汰、协作、史链接越来越牢固,形成的这个面越来越稳固。
这些点与线形成的面,就是社群
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社交网络时代,互联网上诞生了大量的“人”社交需求增加,平台越来越多,信息过盛,流量不断下放,每个个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渴望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点与点直接通过某些平台开始相互连接。
于是,一些自媒体,通过社群,将线下的关系和社交带到线上的产品和营销中,而他们精准的圈定了自己的受众,使他们聚合起来。
让自己的产品和价值利用免费平台在社群中呈现病毒式的传播,无限的降低了传播成本,社群的价值更加的凸显,从而社群也越来越火爆。
一 #社群类型的构成
一个社群从0到1的形成,一定是基于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理念,或者是某种共同的行为,社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可以基于内容:通过内容聚集人群:
逻辑思维,“有种、有趣、有料,每天提供优质的内容,即使初期没有高频的互动,依然为形成社群稳定的强关系”
很多知识型社群也一样,从0到1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价值输出,通过内容来做聚合
2.可以基于行为:通过活动聚集人群
通过活动可以是线下的,例如跑步群,旅游群,读书会;同样也可以是线上的,比如游戏竞技群,在线学习交流群等。
3.可以基于身份:通过身份圈定人群
比如老乡会,校友群,班级群,粉丝群等等,这类群无需过多的内容和活动作为必要的条件,成员有着相同的身份,所以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作为连接。
4.可以基于产品:比如苹果手机,小米手机,锤子手机
以产品作为连接形成,不太重视线下活动,以功能标配成为连接点,自发组织的线上交流。
社群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一个社群中包含了其中的几种,但是基于关系总体是以上四大类。
二.#社群从0到1的搭建
1.受众定位2.结构设计
3.输入输出4.商业变现
社群受众定位:一个社群的成立,想要真正的存活、发展、壮大,社群早起的种子成员需要由意见领袖或者核心人物出面推动。
找准想要构建社群的方向,然后找准这类人中极致有趣的人,定位越精准,成员之间的凝聚了越强,为社群发展壮大打下基础。
核心人物需要作为社群的精神领袖要多出心力去运营,保障社群早起的活跃性。
社群结构设计:
1)入群门槛
设置入群门槛,是保障社群质量重要因素,使成员感受到加入该社群来之不易,从而形成身份认同,更加珍惜社群。
2)成员层级
一个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需要将成员重组,设计社群成员架构任命成员角色,会员层级。
设定会员层级就会形成会员、非会员两种身份,身份感会让成员对社群的更加认可,更加的有归属感。
让部分的观望者活跃起来,区分投机者或随机性的成员,最后形成正真的社群力量。同时需要设定奖惩机制,灌水广告行为及时处理
3)组织关系
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社群发展的过程中,以某人为中心的关系机制,到底能不能长期运营和维持正常运作。
社群精神领袖应该不断的鼓励成员做内容输出,从而摆脱单方面的粉丝模式,强化社群成员之间的黏度。
2.3.1 输入输出
对于内容型社群来讲,生产内容和分享内容至关重要,活动型社群是设计参与感。
对于内容型社群要做到人人都是生产者,做到分享输出学习,让分享者更加的有归属感,让学习者更加的认同
社群成员并非永久性的存在,通过前期对社群的定位不断筛选出核心力量成员,价值观与社群的匹配值最高的群体,让他们可以实现生产内容和输出转化。
2.4.1 商业变现
社群有一定规模以后,一个优质的社群,如果没有商业模式最后很难坚持运营下去。
组织者需要给成员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如身份感,认同感,更优质的内容或者是线下活动输出,让社群本社有议价的空间,怎么能够撬动更多的资源加入到活动中来,这些都是商业变现的提现。
有资本的支持,才能更加优质的运作社群,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和服务,让社群成员更加有凝聚力的参与到社群中组织的活动中来。
三,#社群价值链
3.3.1 专注内容生产,提供优质资讯
互联网瞬息万变,营销人走在信息时代的浪尖,信息爆炸时代让我们在甄别信息质量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营销人需要更好的内容去分享,同样也渴望优质的内容获取平台。保持自我对行业,对发展中的新兴事物有所了解。
3.3.2社群不是趋势,而是现实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社群经济,社群营销,社群生态都是新的名词,而对于一些尝到把粉丝聚合链接起来转化成有共同价值观的社群企业,社群的力量是巨大的。
罗永浩敢于跨界做手机,绝对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手机发烧友,而是看到了他背后罗粉的能量。
锤子手机发布后,各地的锤粉自发联结,搭建各种群,锤子手机成为他们成为他们心中链接点。
罗永浩在发布锤子手机之前也模仿过小米发布操作系统建立社群,建立锤子论坛积累忠实粉丝。最终锤子手机在发布中对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导致锤子手机最终没有成为爆款产品。但是老罗他们忠实的粉丝能量,让很多的手机厂商出了一身汗。
这个趋势被很多的明星关注到,开始一步一步把成熟的粉丝经济社群化,让自己的明星代言价值和粉丝一起形成共振效应,从而获得更高的商业宣传价值。
对于企业,已经不是要不要建立社群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让自己企业的社群运营,正真的和产品、用户连接起来的问题。对于大部分的企业社群营销是新的挑战,同样也是企业营销中的一片处女地。
本文原创文章,简书首发,转载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