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滢火匠
鹿晗和关晓彤公布恋情了,这应该是这几天最爆炸的一条娱乐新闻了。
很多粉丝“失恋”了,这应该是鹿晗粉最近最“悲痛欲绝”的事情了。
和往常每一次的网民狂欢一样,那条公布恋情的微博短时间点击量超过十几万,微博系统一度崩溃。
有正在给新人拍婚纱照的网友说,因为顾客看到了这条新闻哭花妆容,拍了一半不拍的;有在自己朋友圈连发数条情绪崩溃的状态,表示各种难以接受的;还有把矛头指向关晓彤,对她进行各种人身攻击的。传言还有粉丝为此自杀的、跳楼的,尽管其中有的已经证明是谣言,但是初闻之依然让人震惊不已。
想想之前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热度,明星离婚、出轨、公布恋情,似乎每一次这样的事件所带来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网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
为什么明星私生活比国家大事更吸引大众关注?为什么那么多人沉浸在其他人的生活里不可自拔?或许大部分人谈论明星生活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他们也关心国家大事,只是不会像谈论其他话题那样时时挂在嘴边。
只是,当这种谈论,变成了牵动自己人生喜怒哀乐甚至生死之事时,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度”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游走在其他人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1.对自我真实需求的“轻视”
编剧柏邦妮曾在微博评论当时某部热剧时感概过这一世代的“轻”:……生命在于体验,不纠结于成败,一次人生用完了再来一次,主角不会死亡,就像打游戏一样,可以反反复复,直到通关,这是“生命的轻”;故事里没有对凶恶长辈的反抗,对尊卑分明的阶层反抗,对游戏规则的反抗,对所谓命运的反抗,都没有,基本上是逆来顺受,留待下一世,有一种“自我的轻”。
现在越发流行的玄幻片经常会创造一个世界,人死了可以复生,这一世没完成的心愿可以下一世继续去做。都市故事里,所有人似乎每天不用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谈情说爱。
而现实生活中格子间的你正在刷报告,某条新闻弹出来了,立马被吸引注意力,好像看着说着,自己也能成为新闻事件里一个切切实实的路演或群众。
每日疲劳的学习、工作后,当代人就这样轻视了自己真正的需求,任凭这些轻盈虚无的东西占据自己的视野,然后在自己生活中无限放大,最后连自己似乎都相信,这就是自己的生活。
在虚拟世界里、幻想空间里“轻视”自己的真实生活,过度将他人生活置换于自身经历,久而久之,真实生活里沉重的事,反而被看轻。他人生活里的焦点反倒成了自己的“重”,于是过度关注,沉浸其中。
2.对自己生活不满的宣泄
有一种人生叫做“生活在别处”。这里的“别处”是指别人过着你想过的生活,换言之,你对你现在的生活并不满意。因为这样一份不满意,而将梦想或者情绪寄托在你以为的“别人的生活”。
又或者是一种恶意的落井下石心态,转嫁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借由其他人的行为宣泄自己生活的郁闷。
杨幂黄轩主演的《翻译官》里有一场戏是说,因为别人在背后恶意坑害,男女主在网上被网友大肆攻击,说杨幂饰演的女主乔菲是因为男主的关系才在高翻院立足,男主程家阳是因为自己父母的关系,才有了今天在高翻院的地位,然后是对两人的关系进行各种恶意评判……气得男主在网上和网友大撕起来。
当时看到这里时,感觉是多么似曾相识啊。
每一次的“网民狂欢”都是键盘侠们最忙碌的时候,作为并非当事人的角色,对他人进行恶意评判。
真的那么多人在乎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对错吗?
恐怕不尽然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宣泄。
我们在网上打下一句话多么容易,打完这句话的畅快也不过一时,但无数人的“畅快一时”很可能是他人的一晚噩梦。
袁姗姗,曾经被大骂“滚出娱乐圈”的一名女演员,凭借马甲线顺利逆袭。她曾经在一场演讲中说,当她自己成为网络暴力的对象时“震惊之余,让自己尽快从虚拟的世界中挣脱出来是我唯一的出路。”
此后,她重拾扔下了多年的小提琴,并且开始健身。她说“运动让我心情愉悦。不工作的时候,练琴和健身会让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在网上,更顾不上网友的围观。我建议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年轻人,每天可以挤出一点时间锻炼身体。”
互联网时代,让人们过多沉浸在网络世界里,足不出户在网上可以知道很多事,也可以匿名干很多事。每天漫天的信息,并没有多少人会费力去核实真实性,也不会有太多人对自己发出的信息深思熟虑。
知乎上有人问:“你对生活在别处怎么理解?”
有一位网友回答:“单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活在别处就是低头玩手机。”
画面感很强烈,仿佛就是你,就是我。
我倒是非常认可袁姗姗的观点,那些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人,每天多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吧,最直白的就是锻炼身体,那样的宣泄才是实实在在的。
3.太爱与他人比较
鹿晗关晓彤事件后,有网友说,关晓彤的20岁是开着自己挣钱买的豪车和鹿晗谈恋爱的20岁。
可是那又怎样?
我们在羡慕别人生活的同时,过着自己的日子,总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幸福。我们在和别人比较时,眼睛是向上看的,你已经以仰望的姿态看对方,对方的任何事物在你眼里都是被放大的了。
《三生三世》里的白浅上神家世显赫、道行高深、美貌无双,可是依然要经历天劫。人有人道,鬼有鬼途,任何人的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我们羡慕着他人生活的同时,或许别人还以为我们过着他们眼中的诗和远方呢。
我一个朋友,经常羡慕别人的生活,却忽略了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她经常说,你看那谁谁,老公对她真好,又给她买包了!可是她没注意到,她的衣服包包化妆品都是自己买的,用得安心、实在。她说你看那谁谁皮肤怎么保养得这么好,腿怎么这么长?我特想告诉她,可是你的小酒窝也很可爱呀。
4.过分放大他人言辞
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留了很长的胡子,人人夸他的胡子好看,老人很是得意。有一天,一个小男孩遇到老人,好奇地问他:“老爷爷,您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被子里面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听到这么个问题,老人还真没回答上来,因为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躺在床上突然想起白天小孩子的问题。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感觉不舒服;他又把胡子拿到被子里面,也是一种说不来的别扭。就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子拿出来,一会儿又把胡子放进去,折腾了一宿没睡着。
一早,老人又碰到那个小男孩,生气地说:“都怪你,闹得我昨晚一晚没睡成觉。”而小男孩一脸茫然。
看,像不像那个被别人的八卦新闻牵动情绪的你?
别人世界里的一草一木却让你乱了分寸,反而让你忽视了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这或许也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像那个有名的故事里骑驴的父子,因为旁人的评论,骑驴也不是,不骑驴也不是,倒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明星耀眼,他人夺目,可是那都不是自己的生活。我们称呼某个明星为“老公”、“男神”,可是我们不会真的嫁给他,我们羡慕明星灯光璀璨的生活,可是我们依然过着自己或朝九晚五或上一休二或自由闲散的日子。
我们需要谈资,需要精神寄托,但是务必掌握的是一个“度”,清醒地衡量他人与自己生活的界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过就好,牢记那句“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羡慕别人的生活,就正确审视自己,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他人的闪光点,实践于自己的生活中;怨怒他人行为,请正视自己的内心,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情绪有没有必要。
无论怎样,都请保持清醒,快点走回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里有父母,有爱人,有朋友,有你窗前的花草,有你楼下的流浪猫,那些才是最真实的,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