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2022年Sia酱的第58篇文章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努力也是一种天赋”,但当时的我并不赞同,我以为努力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不管是内源动力或是外部强制的原因,只要自己花了精力和时间,就可以称作“努力”。不过现在再回过头看“努力”本身,我的想法有了转变。花很多时间在做一件事却收效甚微,不思考就一味地埋头往前冲,其实是“假努力”,表面看上去是勤奋,实质上只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我们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经常就陷入“假努力”的陷阱。
把笔记做的工工整整,却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
工作时忙忙碌碌一整天,但工作能力基本没提升;
有很多想学的技能,业余时间也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却没有拿得出的成果;
……
在《清华学生:如何避免假努力?》这个视频当中,up主提到了三种假努力的表现:
1. 看上去很努力
想将自己努力奋斗的样子展现给他人看,有时是一种幼稚的行为。
2. 突然努力一下
心血来潮努力奋斗了一小段时间,但是没有长久坚持下去。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3. 不知道为什么努力
茫然失措,整天都在忙,却不知道自己忙这些事是为了什么目的。
“假努力”如同一种毒品,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兴奋,之后则是现实的打击和无穷的空虚。针对这三种“假努力”类型,视频中也给出了如何避免“假努力”的方法。
一、承认自己也会浪费时间
要做到不浪费时间是不可能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只会执行命令的机器人。
二、以收获来衡量勤奋,而非时间
一些老实巴交的人他可以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下地去干活,饱受风吹日晒,再苦再累的农活都能接受,却一生当中都没有变化。因为他也有懒惰的一面,关键在于他不愿意动脑子,不愿意改变。
三、明确目标
在努力之前要思考自己做这件事情的目标,并且看现在的行为跟长远目标是否契合。
四、强化执行力
很多人会思考、有目标,但执行起来就犯懒。“懒病只有自己能治”。不能只想不做,要去行动。有时候想太多不行动会让自己处于无意义的内耗之中。
五、不断修正自己
通过不断地犯错总结再修正的过程,达到螺旋上升的结果,而不是原地踏步。
其实,以上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与其只是在舒适区中不停打转,用瞎忙来麻醉自己,不如静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要带上目标工作、带上脑袋去学习和工作。
低质量的努力其实是一种懒惰,其实就是不愿意去思考,利用表面努力来逃避现实。
我们最终的目的从来都不是逼迫自己去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而是探寻内在真正的需求,利用高效的安排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Sia酱的文章对你有点启发的话,不妨点个赞吧 :)
Sia酱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