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一处引证与论证的分析

单纯词向复合词发展,这个规律有无时间跨度的定论?以一个人的生命和他后学的生命跨度来分析,单纯词向复合词发展有这么明显吗?也就是说,百年之内,恰到好处地就明显地分化出语用的区别,其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以刘笑敢所做的分析为“定点”标准,那么比庄子早生很多年的人的作品中,岂不满目单纯词?如果笑敢所依仗的汉语言的历史规律是普遍,且在他内外篇就有用词演进,那么,以此追溯汉语用词规律,那么,必定得出:早于他很多年的作品单纯词必定更多————这个判断的。除非只有在他作品中才呈现汉语演进规律,其他人的用语不适用此规律。但是,这又是不可能的。

以老子和庄子卒年比较为例:

老子(前500年)

庄子(前286年)

相差200多年。

如果,《庄子》一书中都能体现单纯词☞复合词的发展特征。

那么,相差200多年,《老子》一书中的用词,必定有更多的单纯词,然而,事实是如此吗?

即便作者对通过运用分析单纯词与复合词的频率对比断定“内外篇”的写作先后顺序进行了一番理性的解释,借以暗示他本人似乎意识到了个中不足,然而,事实上,可能他未把这个漏洞过于在意,如果真是注重了此问题,作者一定会提供几个几个他人作品用词演进的规律,也同样符合他对内外篇的断代判断的例证以作逻辑完备性的构建。

其次,如果以道德,性命,精神的出现率做分析,是否有可能庄子随着年龄增大,越发关注道德,性命,精神的可能呢?这层可能性如果不考虑进去,断定后学所出,也是关联性不非常确定的。

据此,便可以做几个推论:

1,汉语演进规律在《庄子》中的运用,借以用作支撑断代依据,有待商榷。

2,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世界的认识有所不同,对自身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对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处事,为人,辨定世界,话语用词趋向等活有不同。

3,那么,由道德,性命,精神三词的突出运用,在不考虑庄子本人对世界逐渐认知,而单单证明是其后学的用词。有待商榷。

4,以庄子的自由与任意的风采看,自身某一时期的“顿悟”造成的频繁使用某些词,未必不可能。

或者再提出论据:内篇以“心”作外篇之“精神”,以“命”作外篇之“性命”,以支持断代之先后,那么,人的思想,能不能因为前后不太一致,就断定,以前的人是这个人,几十年之后的人,就不是这个人呢?这也有待谨慎考虑。

所以,以汉语用词演进规律和精神,性命,道德三词去支撑断代,理由与逻辑仍需细究。

而至于《庄子》内外篇断代进而判定所出之先后,是否是学界共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本贴只对《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一书的论证角度与论证方法,提供一个些许可做商榷的分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单纯词向复合词发展,这个规律有无时间跨度的定论?以一个人的生命和他后学的生命跨度来分析,单纯词向复合词发展有这么明...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4,569评论 0 0
  • 庄 子 之 乐 石瓢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乐:...
    my石瓢阅读 9,888评论 3 35
  • 上一章 目录 霎时,整个空间如同破碎的镜子,一片片飞逝。当最后一粒碎片消失后,小诺独自站在纯白的空间里,游戏...
    Yi_氤阅读 3,025评论 0 2
  • 榜样的力量 作为才入职的菜鸟一枚,交到手里的任务可以说都是第一次去做,没有驾轻就熟的老练,更多的是期待、紧张、还有...
    Miss_peach阅读 2,286评论 1 0
  • 如果你是一杯咖啡,我可不可以不放糖?在苦涩中寻找甜蜜。 如果你是一盏灯,我可不可以不点亮?在黑暗中寻找光亮。 如果...
    巴黎草莓阅读 1,19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