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放假前,心里想的那些宏伟计划吗?想想自己成为假期里那个逆袭的男(女)主角,开学后让别人刮目相看,让某人惊为天人,就激动不已。
但,随着假期的到来,剧情总是不按我们预想的来。我们被本能的欲望驱使着,无节制地刷手机、晒照片,醉心于各种吃喝玩乐。至于我们先前的逆袭计划,“过会儿再说”或“明天再说”。
于是“过会儿”变成了一过几个小时甚至到最后把重要的事全抛之脑后,“明天”变成了明天的“明天”。
但要紧之事,必然杵在那,不露声色地盯着我们。“被盯着,真难受。”焦虑感于是来了,但又怕被别人看出来,所以我们装成没事人一样,背过去,不再理那要紧之事。
即使身边人提起,“哎呀,你真烦,能不能别那么唠叨。”于是,别人烦,别人唠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
但,真得是这样么?
“人艰不拆”(前几年网络上堆砌出来的流行语,意思是,人生已如此艰难,请不要拆穿),相安无事?
然后继续闷气头来睡个天昏地暗,举起杯来喝个酩酊烂醉,看起剧来熬个不眠不休,打起游戏来仿佛自己就有了英雄气概。
待到某一时刻,又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再伪装成奋斗者,伪装成主宰生活而不是被生活主宰的人,晒到朋友圈,大家都来点赞哦,给我多一点小心心。
假期,我们过成了别人烦、自己累的模样。
累在何处?
累在身心俱疲、行尸走肉,累在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理想和目标不再重要,真相和本质不再重要。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在逃避要紧之事,得过且过。我们之所以觉得身边的那个人烦,是因为怕对方拆穿,于是先将一军,把他(她)的话堵回去。
假期仅剩最后几天。我们如何才能抓住假期的尾巴,扭转颓势?
停止焦虑,停止抱怨,我们必须直面要紧之事,直面自己欠下的那些账,然后着手行动。
1.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有哪几件,我们一定要写下来,定好确切的任务和截止时间,去不打折扣地执行。执行之后,再回来反思精进。
2.简书里面有个“晨间日记”,是个督促自己早睡早起、谋定而动的好方法。
通过一次次的悔恨,很容易发现:
1.我们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毅力。
2.我们总是高估自己一天一周一个假期能做的事,却低估一年两年三年十年能做的事。
那么应当如何做?
1.用三周的时间逼自己养成雷打不动的好习惯,比如写晨间日记。
2.每日先吃掉三个难啃的“骨头”,再去做琐碎的事。难啃的“骨头”,包括重要的事和紧迫的任务。
3.要有长远规划,每天要安排做一些重要但不紧迫、没人逼你做的事。比如给自己为未来充电,锻炼身体,陪伴或联系家人。
4.一定要把计划和行动之后的总结反思写下来。记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否则,很容易把重要的事抛之脑后、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