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但为什么如此,估计很少有人想过。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明白“理解”是什么含义。
待理解的事物是立体的。所谓理解一个事物,就是在脑中对其进行采样和建模。
某个建模是否更完美的描述眼前的事物,与采样息息相关。就好比采样率更高的MP3音质更好,采样越丰富对事物的描述越真切,人理解一个事物也是一样。
在理解一个事物的过程中,怎么做会提高采样率进而提高最终的建模品质呢?答案是同一个角度进行更深度的采样,同时多寻找更多不同的角度。
比如理解飞机上天。浅度的理解就是“人会飞了”,更深度的理解就是“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效率提升了,导致整个人类社会的效率提升了”。刚才只是从提升速度的角度来看飞机上天,更多的角度指的是诸如制造飞机的材料、飞机使用的燃料、飞机的安全性、飞机飞行在平流层的意义等等这些。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某个事物主动进行深度的、多角度的探究呢?就是对它感兴趣的时候。因为感兴趣,所以才更深度地、多角度地去了解它,进而产生了更为深度、全面的理解,也可以说采样更为丰富。
这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合理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