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记何去何从?

2018年3月6日星期二洛阳小雨

日记文化群里近日热烈讨论的这个话题!个人认为每天写日记的时候就要有个意识不必为写日记而写日记。日记贵在坚持,但不必用千篇一律的流水账式来坚持,更不必在篇幅和字数上追求多多益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中国文联的刘加民老师倡导日记要记值得记的东西,什么是值得记的东西呢?每个人的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在我心目中日记根本功能是备忘,而最值得备忘的是灵感,因为灵感是创新的起点和灵魂,而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故笔者长期不遗余力倡导随时随地捕捉大脑产生的灵感记灵感日记,哪怕只是记住关键词式能起到备忘作用的极短灵感日记。

当然不只有灵感日记,还有人物日记、理财日记、健康日记等,详可参考2017年第二次日记文化座谈会提交的论文《日记是人生发展的工具》。

对于已经写成的日记该如何处置?笔者个人认为日记主要是为自己而写,当然主要为自己所用,切记要想办法利用起来,否则就没必要写了。我个人会随经常对自己所记的灵感进行甄别,筛选出可操作性好的进行实施或者写成文章建议提交给他人或单位或国家,希望得到实施。做为凡夫俗子,我不提倡直接把自己的原始日记一股脑统统分享给别人。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世界的资讯互联,人们的时间有限的。没有人有足够多的时间看他人的日记,笔者认为日记还贵在提炼,日记作者应该有意识提炼自己日记中的精华,特别是那些对他人有借鉴作用的精华干货应该提炼出来,编成文章或者编印成书分享给需要的人。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从日记中提炼精华,从日记中提炼人生智慧,就是人人可做到的不朽之事。也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和精神遗产。

一生至少留给后代一本书。整理提炼日记这件事不能幻想等到老了再来做,而是在平时就要有规划地做。因为真的到老了或身体有了意外,很可能没能力再做了,很有可能成为终生的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怎么说呢,我并不清楚,全中国有多少人在这几年对动漫和游戏产业有所改观,情况正在变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包...
    浪客鱼阅读 736评论 0 7
  • 01 曾经跟朋友一起乘机,各自聊起出门的行李已经一减再减。我除了随身背包,只带着一个帆布口袋,外形上行李的概念都不...
    赵玥昕阅读 3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