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除了讨论iPhone X的价格,令人兴奋的还有它的人脸解锁技术。 于是安全问题也被人们提了出来,很多人担心一张照片就能解锁手机的所有秘密,苹果声称自己的脸部识别技术差错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刷脸用于手机解锁只是一个小应用,刷脸技术现在已经被某些银行用于取款业务了。据悉,近期建行、农行的部分网点已经推出“刷脸取款”业务,走在金融科技最前端的招商银行早已全面推出该功能业务了。
目前各家银行“刷脸取款”的第一步为“人脸识别”,即机器系统自动抓取取款人现场照片,与银行可信照片进行对比。除了要求人脸识别外,还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或者身份证号码进行身份确认,最后输入账号的密码后才能取款。
这个意思是去银行取款不用带银行卡了。可是还得输手机号或身份证号,最后还得输密码,感觉如果不是故意忘记银行卡,而且又急用钱,很难去尝试这种操作流程,毕竟体检起来还是很麻烦。
毕竟涉及到了利益,人们肯定会质疑这种新技术的安全性。招商银行表示,刷脸取款业务上线以来,尚未发生一起风险事件,误识率为十万分之一。招行回答的比苹果公司的更加保守。
如果以后刷脸普及了,是不是还不能随便整容了,或者整容后要备案。据了解,刷脸技术可以识别双胞胎,或者化淡妆、微整容用户。但是过度整容机器可能就无法识别了,因为眼角开度、眉间距、鼻梁高度有了很大的数值变化。
机器是能够识别活体的,如果取款人拿着别人照片或者录制一段其他人视频从而冒充其他人取款,这些情况都能够被有效识别为“伪冒”。
这种程度的应用,还不值得我们惊叹。《经济学人》最新的一篇报道,提出了两项技术的应用,才让人唏嘘。
第一项是自拍预测寿命。开放这项技术的美国创业公司Lapetus宣称,只要有客户一张清晰的照片,两分钟就可以判断预期寿命。这套算法是对高清照片脸部1000多个部位进行扫描,比对照片上的一些斑和纹。之后再检索顾客的社交媒体信息,据此对客户的生活习惯加以判断,再加上一两个常见的身体指标,比如说肥胖指数,最终就能做出预期寿命的预测。
第二项技术更牛是视频捕捉用户的情绪。开发这项技术的是巴黎创业公司Angus.ai。可用来检测人们的情绪,如果你在买东西时,皱了一下眉头,软件就会悄悄向店员发出消息,因为推测你可能遇到了困难,店员就会上前来帮忙。据说用了这个软件的书店,销售额增长了十分之一。
软件这种心领神会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可怕?你会希望这个时代的到来吗?感觉以后出门都得带着面具出门。
再接着开些脑洞,如果公司开会,领导在上面讲话,与会者要是分心,或者表示不耐烦,或者不屑,机器纷纷能被捕捉下来,然后向领导汇报,这太可怕了,必须练就没有表情的扑克脸方能入士。
还有,朋友像你炫耀他/她的妆容,如果你说真漂亮,然后微笑。接着机器揭发你是假笑,可能机器判断对了,但谁愿意这样善意的谎言被识别出来呢,因为很可能分分钟友谊的小船就翻了。
支持刷脸技术应用的背后是数据的应用,越是能精准的匹配你的情绪和需要,就代表你的数据被收集的越多,而你的隐私越来越少。你愿不愿意为了提高生活在某些方面的便利度而选择刷脸,其实本质是在问你愿不愿意用你的隐私换取某些便利。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