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一个平台上,取名叫夕酒。
最初只是因为在游戏群里聊天的时候,有人把“喜酒”打成了“夕酒”。一晃眼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耶,有画面,有实物,有雅,又有俗,约摸是太阳西下,风卷着院子里的黄沙,一个烫酒壶,一个小酒盅,自斟自饮,想着什么连老天都不知道。
在那天着急编辑一个文章署名的时候,就给放上去了(是的,不想让人知道乱改人家引文的人是我)。
回头一咂摸这俩字,想起有那么一句诗,一查,是李商隐《北楼》里的一句“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这是一首颇为心塞的诗啊,“强欢”一词就出自这里。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不知道这首诗里是否有引用典故,反正我读书少,是读不出来的,所以不确定我的理解究竟对不对,思前想后了很久,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文字来解读它,非常想放弃。
好了,我要强行解读了。
潦倒异域(桂林),凭楼北望,这位北方来的李义山,当真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嘿,你不知道吧,我们南方四季如春,花草丰盛,从自然里感觉不出来四季有什么骤然变化的。本来还想借着春日万物复苏的意境,赏花赏叶赏景下酒,结果,这里的春季一点都没有北方春天“勃发”的意味,也就只有花在夜晚会收合这一点,还看得出来一丝时间在流逝的迹象。原本赏春景时驱寒用的酒,酒劲过了却一点都未曾感受到“春寒”。就连本想以赏春饮酒来“强作欢颜”,这一点点的“人生强欢”,都没了一丝味道。罢了罢了!!……
大概,这就是我对“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这句诗的理解。我读书少,说错了别打我。
至于李义山最后仅仅是为了北望,已经不在乎这栏杆真的有点危险,这强欢的人生还有何可留恋的?不如借由这一点视角,回味一下北国无垠的天空吧。
不带这么玩的,几句诗把人生存欲望都给抹去了,读着好托马心塞。
但是,现在身处福建的我,忽然很有来一杯的欲望却没有酒,连料酒都找不着,只能说,“夕酒”这个名字也是蛮适合我这个“酒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