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问题:“今天是自由探讨的时间。既可以自己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自己尝试回答解决,也可以选择磁石的问题——你更愿意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问题说明>
这个问题的思路来自知乎,原问题是这样问的——
磁石觉得问题本身带有偏向性,不够开放,并且原话并不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列的。原文出处如下:
董其昌《画旨》中有“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从释义上讲,过去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也不相同。
原义:万卷指皇帝的试卷,读万卷书意为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行万里路意为走入仕途,为皇帝办事。
现解释为: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所以磁石把问题改成了你喜欢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磁石的读行思考
磁石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回答:
赵智敏胖师说
我曾经的邻居司机老王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出来跟着师傅开车跑运输,二十多年过去,可是行了不止“万里路”,十万百万里路都走过了,和他聊天,不管说哪里,都是三个字:去过了!再聊有啥感想,又是三个字:不好玩!问他为什么不好玩?答曰:除了石头就是树,一点都不好玩。而且,东西也不好吃,女人也不漂亮!
我除了“哈哈哈”,也没啥可说的。
按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意思来说(过去的意思都是指的仕途之路),磁石过去更倾向于读万卷书。实际的阅历比起书中所含括的要少的多。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没法踏遍书中所写之地,一个人年老经过许多事情,但也无法和书中人物所经历的相比,一个人努力验证,也无法证明全部的道理。人喜欢看电视剧,看电影,也都是如此吧。我想,这就是读万卷书的独到之处,是行万里路所无法比拟的。行万里路之后,才能真切明白万卷书中所讲。磁石并不是比较谁高谁低,而是试图更完整的理解这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