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眼之间一年的试用期到了,从商品知识到业务技能的考核,还要加上政治表现。顺利通过了转正考核。
周经理找我谈话,肯定了我一年的成绩,也指出了贪玩的毛病,要求继续努力,好好学习业务技能,做一个合格的职工。
很快我就被调到棉布门市部上班了,棉布门市部最好的是可以让我大饱眼福,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棉布好可爱,那个年代最多的就是纯棉花布,白布,青布,孔雀蓝布,灰布,还有那很抢眼的条纹包单布“专门用来做被子或者床单”的布料。
那时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印花布,棉绸布,最显眼的是大花棉布,最好的就是的确良布,最受欢迎的是碎花花棉布,姑娘和妈妈们都喜欢用来缝制一件漂亮的上衣,真的很漂亮。
我的师傅姓冉,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工作起来少言寡语,看起来是一很严肃的长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他自带三分严肃的表情。其实他下班后为人很谦和,对待年轻人也很有耐心,时时处处都很照顾我们年轻的同事。他是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分隔得很清晰的人。
我到了棉布门市部,自然与冉师傅就是师徒关系了,他有一个习惯,带徒弟时,一定要先考一考徒弟的悟性和基本能力。
冉师傅的第一关就是打算盘,棉布门市部的业务更繁忙一些,算账精确度一定要高,顾客都是先找裁缝计划好了才来买布料。
通常购买布料从丈到尺再到寸,譬如说一丈一尺六寸,价格也基本都是一元六角五分……。
所以重点就是打算盘要“精准快”。甚至有时候还要加上心算,还有必须做的到“一口清”,也就是说对货柜架上的几十上百种商品的质量,优势,价格等都要记得一清二楚。
冉师傅叫我每一天没有顾客时,首先是练练体力,一匹棉布至少也有几十斤吧,搬来搬去,从货柜上取下来,再放上去,开始一段时间里,我累得快不行了,整天腰酸背痛。
棉布门市部的确是一个体力加技能的工作。对于一个只有十九岁的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吃力的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紧密的工作岗位。
在冉师傅的言传身教中,自己坚持下去,那时候再苦的工作都不会说一个不字的。第一个阶段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进入技术阶段了的工作了……
冉师傅对我说:第一棉布的保管要保持通风良好,第二是每一匹棉布从进货到门市后,要及时裹布上柜,第三就是通过营业员的裹布技术保持布匹的平整度。第四是必须在每月盘点时保持一个合理的升溢。
任何一件事情看起容易,做起来很难,我心里嘀咕到,当一个营业员还有这么麻烦,逐渐认识到人们常说的照“半身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了。
我也感觉挺纳闷的,副食品是有重量的商品有升溢说得过去,棉布门市部居然也有这个考核指标。
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说法真是有道理的,一匹布从进货到出货要经过很多环节,这些环节都是营业员完成的,流程中需要整理商品,整理好了才能上柜台。
棉布上柜前都要整齐划一的陈列,之前布匹是堆码的,要靠营业员用见方差不多一米左右长度,十五公分宽度的木板为轴心,将棉布放在地上,再往上拉到柜台上一卷一卷的裹紧,用眼光配合手,不能跑偏去了,很整齐的一卷布匹通过这么一裹,自然就会拉长了些。当然不同的布料有不同的考核指标。
后来才知道这种考核指标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很科学的管理制度,防止营业员犯错误,有效的保证了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纯洁。
在冉师傅的严格要求下,在棉布门市部学会了以前没有的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做一个合格的营业员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每一天都在进步中有所收获,逐渐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一个人还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领导和师傅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手把手的教我,感谢他们教我如何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到年底了,我自己也总结一下,不管在哪方面都是有进步的,在岗位上也得心应手多了,以往的自卑感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发现营业员岗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岗位,它是一个走向社会的窗口,每一天都会有新朋友,你会认识不同的人,视野变得开阔了,一个小小的三尺柜台变成了一片天空。
那一年我收获满满,年底考核顺利按期定级了。
(待续)